【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能产生感应电流,能够得出感应电流的大小、方向都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教师提问:这样的

免费题库2022-08-02  124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能产生感应电流,能够得出感应电流的大小、方向都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教师提问:这样的电流有什么特点呢?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顺势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首先介绍“波形图”的概念。紧接着多媒体演示用电压传感器分别绘出干电池与学生电源的电压波形图,加深对于电压传感器以及“波形图”的认识。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交变电流概念,首先教师演示实验,在电流传感器上分别显示出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中旋转产生的正弦电流以及干电池在电路中产生的直流电流,请学生观察两种图形的区别。
学生通过分析得出交流电是大小、方向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电流,继而引出交变电流的概念。之后向学生出示交流电以及直流电的相关例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电与直流电是否能够进行转化。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知道家庭用电为交流电,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中的学生电源就能够将输入的交变电流变化为实验所需的直流电。
教师提问:发电机产生的电是否为交流电呢?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实验电路,并回顾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电流从固定端流入,另一端流出,且有电流通过时会发光。
实验现象:实验中将两个发光二极管反向并联,所以在手摇发电机缓慢工作时会出现小灯泡产生轮流发光的现象,说明电流方向发生了变化。
实验结论:小灯泡轮流发光说明电流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手摇发电机发出的电为交流电。
环节三:巩固提升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电流的波形图,学生根据定义判断是否为交流电。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总结本课知识。
作业:在课后习题的基础上布置预习作业,交流电有何特点?
【板书设计】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503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