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建议学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要求“能领会

资格题库2022-08-02  20

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建议学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要求“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非连续性文本可以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形式上较多样B.将非连续性文本插入文字材料之中,有助于读者理解材料C.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充满跳跃性,与意识流文学作品相似D.非连续性文本简明直观,概括性强,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选项 A.非连续性文本可以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形式上较多样
B.将非连续性文本插入文字材料之中,有助于读者理解材料
C.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充满跳跃性,与意识流文学作品相似
D.非连续性文本简明直观,概括性强,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作为文本的一种类型,具有文本的基本共性,但在语言和结构的组合上又区别于其他文本形式。非连续性文本又称“间断性文本”,相较于具有叙事性、文学性的连续性文本而言,它是由逻辑、语感不严密的段落层次构成的阅读文本形式,一般包括图表、图解文字、目录、说明书、广告、地图、索引等。由于非连续性文本在结构和语言上不具有完整的故事性,比连续性文本能够更直观地表达编者传递的基本信息,具有概括性强、醒目、简洁等特点。因此,相对于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能够简洁系统地呈现文本的关键信息,其阅读具有“短、简、快”的特点,能够大大缩减读者的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综上可知,A、B、D三项的表述都符合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非连续性文本与意识流文学作品相似,这种表述错误。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既包括清醒的意识,更包括无意识、梦幻意识和语言前意识。意识流文学的概念是在 1918 年梅 · 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 · 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说领域,在戏剧、诗歌中也有表现。意识流文学与非连续性文本差别甚大。本项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732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