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相关问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相关问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
admin
2022-08-02
54
问题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相关问题。《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问题:(1)简述科学探究的要素以及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实验有哪些?(2)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内容为例,设计一个具体的探究主题,并写出简要的活动方案。
选项
答案
解析
(1)①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的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②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实验有: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燃烧的条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溶液酸碱性的检验:酸、碱的化学性质。
(2)探究主题: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呢?
活动方案:
①提出问题:演示实验,向事先蘸有氢氧化钠的白花上喷酚酞试剂,再向其喷盐酸,引导学生观察小花的颜色变化。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颜色的变化?是否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②猜想与假设:是或不是。
③制订计划:a.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
④进行实验:提出相关注意事项,
⑤收集证据:(记录实验现象:a.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b.溶液中有沉淀生成)
⑥解释与结论:解释实验现象(颜色变化和沉淀生成,都可以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并列举生活实例,解释酸碱发生了反应)
⑦反思与评价:回顾实验过程,并进行针对性评价,可采取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学生互评的方式。
⑧表达与交流:引导学生谈谈自己设计实验的收获和不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83132.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笔试分类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笔试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 问题: (1)围绕上述材料内容,谈谈该教师创设问题情
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相关界定,下列行为动词不属于了解水平的是()
图3为一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
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一个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为双胞胎)。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教学板书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先
下面是屈肘和伸肘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观察上肢的两种状态体验一下
噬菌体是一类细菌病毒。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生理活动的研究(均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结果如图所
某教师想研究教学的问题,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他首先要做的是
与米酒、酸奶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前都要对原料进行灭菌处
随机试题
Becausemarketsareoftenunpredictable,successfulmarketingisratherlike
Sportingactivitiesareessentiallymodifiedformsofsomeoldstylehunting
DespitethetrueremarkablebenefitsofDNAtesting,someskepticshavequestion
Tounderstandthemarketingconcept,itisonlynecessarytounderstandthe
某旅游资源地面积为600000平方米,其中可供游客游憩的面积(包括道路、休息观赏
A.Na B.葡萄糖 C.白蛋白 D.纤维蛋白 E.清蛋白血浆胶体渗透压
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法则是A.治病求本 B.扶正祛邪 C.调整阴阳 D.标本
石决明与牡蛎的相同功效是A.镇惊安神B.聪耳明目C.安神潜阳D.收敛固涩E.平肝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水污染影响型三级
关于钢筋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拉区域内的光圆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