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导入阶段进

admin2022-08-02  29

问题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导入阶段进行分析(7分),并说明理由(8分)。【课题名称】《幻想交响曲》【教学对象】必修“音乐鉴赏”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鉴赏歌曲《幻想交响曲》【主要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一)情境导入教师故事导入,讲述从欧洲历史上看,标题音乐可追溯到14世纪的狩猎曲,直至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但此前的标题音乐仅有标题,而没有帮助听者理解音乐的文字说明,提出问题:大家知道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标题交响曲是谁创作的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法国作曲家柏辽兹,今天老师带来了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那我们一起欣赏他的音乐又是怎样的,导入新课:标题交响曲的诞生。(二)展开阶段(略)

选项

答案

解析 这是一个问题课例。
该教学违背了“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的基本理念。音乐作为普通高中美育基本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具有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以美育人功能。通过多样、生动的音乐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道德情操、开掘创造潜能、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审美与人文素养。音乐课程中的审美情趣,主要是指音乐学习者对音乐艺术美感和人文内涵的体验、感悟、鉴赏和评价,以及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创意表达、价值取向和文化追求。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认知、理解音乐艺术的本体构成特征,领悟音乐形式美与艺术表现的关系,拓展文化视野,培养美好情操。案例中,教师在导入环节以标题音乐的起源为切入点,引入标题交响曲的代表人物,从而导入到乐曲主题。这样的导入方式虽然没有问题,但在讲述史论时太过单调、枯燥,无法引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
改进建议:
教师可以将故事导入改为音频导入,带领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特点,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音乐,从而产生兴趣,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学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713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