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承建了一座独塔双索型斜拉桥,主桥为246m+126m,设计车速100km

admin2022-08-02  18

问题 施工单位承建了一座独塔双索型斜拉桥,主桥为246m+126m,设计车速100km/h,桥面宽26.5m,采用方尖碑式索塔,塔尖为四棱锥形,索鞍区塔身为7.4m(顺桥向)×6.4m(横桥向),向下渐变为7.8m×8m,空心断面。桥面以上塔高124m,中塔柱壁厚为1.2m,下塔柱壁厚为1.5m。编制索塔施工方案时,施工单位根据本桥横梁较少的索塔特点,对劲性骨架挂模提升和爬模两种施工方法进行了比选,最终选择了适合本桥特点的施工方案,索塔施工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事件1:桥面主梁为钢砼叠合箱梁,支架法施工,设计要求为高强螺栓连接和焊接交互,施工单位采取了如下作法:(1)钢梁安装过程中,每完成一节应测量其位置、标高和预拱度。(2)施拧顺序从板束刚度大、缝隙大处开始,由中央向外拧紧,并在当天终拧完毕。(3)砼桥面浇筑顺序横桥向应先由两侧向中间扩展。(4)桥面砼应用原浆抹面成活,在桥面板上另做砂浆找平层。(5)在钢梁与钢筋砼板之间设传剪器,二者共同工作。(6)焊接采用100%射线检测,30%超声波抽检。事件2:施工过程中,对主梁的线形、索塔的水平位移进行了监测。【问题】1.劲性骨架提升和爬模两种施工方法相比,哪种方法更适合本桥索塔施工?说明理由。2.针对索塔施工应配置哪些主要大型机械设备?3.指出事件1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逐一指出。4.指出事件1中调整连续梁内力采用什么手段?5.补充主梁施工监测内容。

选项

答案

解析   1.爬模。理由:索塔横梁较少。
  2.塔吊、水泥砼输送泵、施工电梯。
  3.(1)正确;(2)正确;(3)错误;(4)错误;(5)正确;(6)错误。
  4.负弯矩区施加预应力或通过“强迫位移法”调整。
  5.高程、轴线偏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1409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