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奥运会、世博会、世园会、亚运会等一系列重大文化体育活动在我国召开,一大批地标

最全题库2022-08-02  36

问题 随着奥运会、世博会、世园会、亚运会等一系列重大文化体育活动在我国召开,一大批地标级精品场馆纷纷涌现。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在世界享有盛誉,S市由世博会中国馆改造而成的中华艺术宫已经投入使用。中国国学中心、国家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等国家级重点文化工程集中落户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众多新兴文化场馆已经具有国际一流水准。与此同时,工人文化宫、文化馆、少年宫等传统公益性质的文化场所也不断增加。某权威网站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县级以上文化馆、群众艺术馆有3000多个,文化站超过4万个,村(社区)文化室25万个。我国现有博物馆4165家,在过去10年时间里增长一倍。尽管我国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总数不断增加,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总体发展程度仍然较低。据了解,英国伦敦市有400多个大小剧院、音乐厅及现场音乐表演场地,每10万人拥有1.4个剧场,每10平方公里拥有1.3个剧场,每年大型剧场的入场人次达1240万;近600个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有395家,平均每10万人拥有5家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5本;22座国家级博物馆,200余座非国家级别的博物馆,每10平方公里有1.1座博物馆,即每个社区附近都会有博物馆。而我国平均4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贫困地区一直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衡发展的难点,这些地区财力小,文化事业投入十分有限。以广西来宾为例,2003年至2008年,在农村文化方面的投入比重不到文化投入的10%,2008年以前没有市级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大部分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达不到部颁三级标准。农村如此,在某些大中城市则是另一番景象。某市社科院曾对本市2209名市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参与度和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尽管近年来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但部分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活动、文化惠民项目的利用率和参与度较低,设施、资金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投入收效比亟待提高。其中,针对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和陈列馆的调查数据显示,24.4%的受访者一年中从未去过这5类场所,61.6%的人平均每年去1到5次。而市民对文化馆的年均光顾次数更低,93.7%的人平均每年到馆5次以下,其中,58.6%的人没去过文化馆,35.1%的人每年到馆次数为1到5次。针对公众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基层文化场所和文化馆的服务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市民,分别只有34.2%和40.8%。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利用率偏低,是文化事业发展中的“老大难”。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公益性质文化场馆,因为缺少有吸引力的“内容”而门庭冷落,造成巨大浪费。“我刚来文化宫那会儿,这儿真的是火啊!”H市总工会A工人文化宫主任高先生说。1983年,他从部队复员后,就一直在这里工作,亲眼目睹了文化宫由盛而衰,从辉煌到冷清的全过程。“那时,文化宫人来人往,电影晚场场场爆满,光是帮我们卖票、检票、维持秩序的长期固定义务员就有五六个。现在,电影院每天的上座率不到10%,有时候工作人员甚至比观众还多。”他道出了大家的普遍感受。“那时在文化宫,能看电影、溜冰、跳舞、唱歌、参加运动,从早到晚都是人山人海,我们职工除了睡觉几乎都在里面值班,假期就更谈不上休息了。”回忆起十几年前的工人文化宫,57岁的老职工谭梦林仍充满激情。“我有20多年没去过文化宫了。”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白女士说, “很怀念以前在文化宫看电影、唱卡拉OK、参加培训的日子。现在可供选择的文化活动丰富多样,而文化宫的活动设施和活动内容却相对比较陈旧”原因在哪里呢?“房屋破损、设备陈旧、功能单调”,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跟各种新兴商业文化场所相比,仿佛仍停留在50多年前。收入当然也就大不如前了。” H市总工会B工人文化宫金主任说。“观众冷清,再加上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也极其缺乏,有些文化宫已有名存实亡之虞。”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文化宫工作人员说。“虽然日渐没落,但谁也不知道怎么改变。资产不是我们的,我们也没有这权利,那也只好就这么闲置着。”金主任说,虽然文化宫地处城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区,面积也有85亩之多,但他们甚至连出租都没搞过。后来也曾想要重新建设,但一直苦于没钱。H 市总工会C工人文化宫,位于该市最繁华的商贸经济圈的中心,这栋8层的建筑被淹没在周围的高楼和广告牌中。遒劲有力的“工人之家”4个毛笔字,是该市第一任市长刘伯承元帅亲自题写的。如今,一层南面租给了麦当劳、新标识等企业做商业经营,北面租给游戏厅;二层和三层租给张生记酒店;六至八层为H市工会办公室;可供文化宫实际使用的楼层只有四层和五层。在文化宫有限的使用空间内,只能提供很少的文化娱乐活动。四层开设了台球室,吸引了一些年轻人,但由于价格不便宜,通常顾客都很少;五层的健身中心设施陈旧,灯光昏暗。一层的电玩游戏厅有不少年轻人进出,但被问及是否知道工人文化宫的作用时,他们显得一脸茫然。“现在的文化宫毫无‘文化’可言!”家住文化宫附近的王刚说,“以前凭着工会会员证就可以在文化宫参加各种免费文化娱乐,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文化宫里没工人,文化宫里没文化。这是职工们当前反映比较大的问题。”H市总工会宣教部部长朱和顺分析说,工人文化宫的迷失,是因为其在市场经济中对自身定位的矛盾与摇摆。一方面文化宫受到了经济体制改革、企业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工人文化宫原本是总工会财政全额拨款,但是后来逐渐改成了差额拨款,再后来就成了自行收支、自负盈亏。为了生存,一些工人文化宫不得不出租场地和举办培训班。根据给定资料,概括目前我国文化场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20分)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楚、语言准确,不超过2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5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山西卷)

(1)本题作答的关键点在于找到给定材料中我国文化场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但可以通过分析材料判断,要点在材料2、材料3以及材料4当中。

(2)本题难点在于材料中案例较多,需要看透案例表象找到本质。

(3)本题要点在不同材料中相互穿插,重点要对杂乱的要点进行分类,要通过题干要求字数、结合题干段落数判断要点个数。



给定资料分析:

材料2:第一段强调多新兴文化场馆已经具有国际一流水准,传统公益性质的文化场所也不断增加。文化场所增长迅速。第二段强调总体发展程度仍然较低,总体发展程度仍然较低,发达国家每个社区附近都会有博物馆。而我国平均4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第三段强调贫困地区一直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衡发展的难点,这些地区财力小,文化事业投入十分有限。第四段强调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活动、文化惠民项目的利用率和参与度较低,设施、资金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投入收效比亟待提高。

材料.3:第一段强调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利用率偏低,是文化事业发展中的“老大难”.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公益性质文化场馆,因为缺少有吸引力的“内容”而门庭冷落,造成巨大浪费。

材料4:第一段至第三段通过案例表明少年宫定位扭曲。第四段通过案例介绍了,上世纪50年代,以兴趣为主的少年宫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影响;第五段强调了少年宫职能的转变,校内教育追到校外教育。第六段强调少年宫的发展瓶颈,与发展方向。



答案解析:

本答案从四个角度分析我国文化场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做到了要点全面;字数控制在200字以内,尽量用短词短句表述,做到了语言简洁。每条答案分类明确,采取总-分结构作答,做到了条理清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62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