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芭蕾舞剧《天鹅湖》视频片段,请学生欣赏并提问:视频中播放的是什么作品?属于什么体裁? 学生自由回答。(《天鹅湖》;舞

最全题库2022-08-02  43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芭蕾舞剧《天鹅湖》视频片段,请学生欣赏并提问:视频中播放的是什么作品?属于什么体裁?
学生自由回答。(《天鹅湖》;舞剧)
教师总结:视频中播放的四小天鹅起舞的画面,是《天鹅湖》中的经典片段,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是西方的作品,本节课学习的是中国的芭蕾舞剧作品。
顺势揭示课题《军民团结一家亲》。
(二)初步感知
1.教师用多媒体完整播放视频片段《军民团结一家亲》,并提问学生:通过课下预习,大家对于这首作品有什么了解?
学生自由回答。(选自《红色娘子军》、歌颂军民情)
教师总结:《军民团结一家亲》是出自吴祖强和杜鸣心两位作曲家合作创作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第四场,主要表现的是人民群众对于红军战士的爱戴之情。
2.教师再次播放《军民团结一家亲》音频,请学生闭眼聆听,并提问: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深情地)
教师总结:演唱者在演唱时,对于歌词的咬字非常清晰,音乐情绪饱满,亲切、热情地表达着对于红军战士的敬爱。
(三)探究学习
1..教师播放歌曲音频,并提问:歌曲可以分为几句?每乐句的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四句、先低后高)
教师总结:歌曲是四乐句的方整型乐段,每一乐句都是四个小节。音乐发展时均是前两小节旋律下行,后两小节旋律上行。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先低后高的旋律对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学生自由回答。(情感更充沛)
教师总结:音乐旋律写作时,先进行下行发展后进行上行发展可以在情绪上形成对比,下行时感情含蓄、内敛,上行时感情充沛、热切,通过先抑后扬的手法,将人民群众对于红军的爱戴之情更充分地表达。
3.教师再次播放视频《军民团结一家亲》,请学生欣赏并提问:这一段的舞蹈动作设计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和歌词内容一样)
教师总结:这一段的舞蹈是根据歌词中的内容进行创作,通过手持斗笠进行舞蹈以及军民共舞,结合歌曲中的歌词,真切地刻画了军民一家亲的美好场面。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音乐模仿视频中的舞蹈动作,更进一步感受歌词与舞蹈动作结合紧密的特点。
4.教师弹琴伴奏,演唱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请学生跟随琴声哼唱旋律,更深层次的体会歌曲中表达的人民群众对于红军战士的爱戴之情。
(四)拓展延伸
教师请学生以4个人为一小组根据歌词为歌曲创编一段情景剧,预留5分钟时间,创作完成后巡回展示。
学生创作时教师巡视指导。(动作协调度、剧情与歌词内容的联系)
学生展评,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群众掩护红军、红军保护群众等巧妙的情节设计将军民情很好地表现。
(五)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呼吁学生在今后要更多的关注芭蕾舞剧,通过借鉴学习国外的优秀作品,结合国内题材,将我国的舞剧发扬光大。
2.作业:课后请学生观看完整舞剧《红色娘子军》,下节课分享观影感受。
(六)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505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