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免费题库2022-08-02  33

问题 高中语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简述所知道的马克思的情况后,教师播放《马克思》短片录音剪辑。2.抽学生复述所听到的关于马克思的主要情况。(二)整体感知1.介绍文体知识因为本文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葬礼上发表的讲话,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悼词”看待,实质上它是一篇议论抒情的文章。2.了解悼词的基本结构(1)教师呈现一般悼词的基本结构。(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归纳各部分的内容。(3)结合划分的层次,找出本课与基本结构的不同之处。(4)这样写有怎样的好处?(三)深入研读1.体味准确、艺术性的语言由学生找出相关词句并加以解说,其他同学补充和纠正。个别地方,教师可作点拨。如:文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马克思的去世带来了巨大损失?2.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学生齐读课文,试着概括马克思给人类作出了哪些重要的贡献。3.体会作者情感如何理解“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明确:“停止呼吸”对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停止思想”则是对克思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逝世时所的最恰当的语言,其中包含了作者无无限痛惜的感情。如何理解第8自然段中“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两句话的含义?明确:这句话以形象的比喻表现了马克思的无畏气概和对政敌的极大蔑视,充分表现了马克思的人格魅力。明确:这句活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他有敌人,但都不是他的私敌,而是无产阶级的大敌。这是对马克思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的热烈赞颂,也是对马克思一生的最好总结。(四)巩固提高1.感受追悼会场面的庄严、沉重的氛围,进一步加深对悼词及其用途的理解。(1)播放纪录片《毛泽东同志永垂不朽》片头哀乐剪辑。让学生感受追悼会前的庄严、凝重的气氛。(2)播放邓小平同志为周恩来总理致悼词片断。在缅怀一代伟人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悼词的基本结构和追悼会的凝重气氛。(五)小结作业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2.试着将《巴尔扎克葬词》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进行对比。【板书设计】1.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是个怎样的人物?你对他又有哪些了解?2.本节课你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选项

答案

解析 1.
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首先是一个思想家,他一生有两个重要的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其意义与达尔文发现自然界的规律一样伟大。其次,马克思还是一个革命家,他积极从事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活动,如办报、组织国际工人协会等,为无产阶级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另外,马克思还具有宽广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度。
2.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品味语言,揣摩重点词语所蕴含的情感。教学难点是,领略文章情感美,感受马克思的崇高人格。为了突破我的教学重难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会为学生介绍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历史贡献,或者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多多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深入理解本文的思想文化内涵,把握文章主旨。另外,我会通过层层递进问题的设置,进行启发式教学,学生在问题探究和小组讨论中感受马克思的崇高人格以及恩格斯和马克思之间深厚的情感。通过品析关键词句,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和用词的妙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84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