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探究灭火的原理》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

考试题库2022-08-02  14

问题 初中化学《探究灭火的原理》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教师引导】火的使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使用不当,造成火灾,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伤害。发生火灾,我们要及时进行灭火处理,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二)联系生活,探究新知【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燃烧,同学们回忆下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学生活动】燃烧的三个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3)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燃烧时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教师提问】参考燃烧的条件,想一想这些灭火事例采用了什么灭火方法和原理?【多媒体展示】①如何熄灭酒精灯?②堆放的纸箱着火,如何处理?③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④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可形成隔离带,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根据上述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你能归纳总结出灭火的原理吗?【师生总结】灭火实际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归纳出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破坏。【提出问题】想一想如何熄灭一支点燃的蜡烛?利用了什么灭火原理?【学生回答】学生可能给出的方案:1.罩上烧杯,隔绝氧气。2.剪断烛芯,移除可燃物。3.浸入水中,降低温度、隔绝氧气。【教师演示】将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蜡烛燃烧现象。【学生回答】未倒入溶液的烧杯中的蜡烛继续燃烧,而倒入溶液的烧杯中,产生气泡,蜡烛随之熄灭。【教师引导】根据之前的知识,我们知道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人们就利用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制造出了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是利用二氧化碳隔绝空气以达到灭火目的。(三)学以致用,巩固提升用已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问题1:根据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釜底抽薪”?问题2: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如何灭火?问题3: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应该用什么方法灭火?【教师讲解】1.“火上浇油”油是常见的可燃物,燃烧时会放出热量,因此向火中浇油会使燃烧更旺。“釜底抽薪”薪指柴,柴是可燃物,即通过清除可燃物的方法达到灭火的目的。2.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使其隔离空气,并降低可燃物的温度。3.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并隔绝空气,同时迅速报警。(四)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总结灭火的原理。课下交流:常见的灭火器种类、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常见火灾的防范措施及火灾中的自我防护。【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为什么蜡烛一吹就灭,而炉火却越吹越旺?2.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如何突破的?

选项

答案

解析 1.
由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才能够燃烧,而三个条件破坏其一就可灭火。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少,吹出气体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使蜡的温度低于着火点而停止燃烧,所以蜡烛一吹就灭;而炉火燃烧放出的热量较多,扇来的冷空气不能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相反带来了大量新鲜空气,加大了氧气供应,促进了燃烧所以越吹越旺。
2.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在灭火原理学习时,从生活实际入手用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堆杂物的纸箱着火、扑救森林着火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总结灭火原理。并通过蜡烛熄灭活动以及巩固环节,再一次加深了学生对灭火原理的认识以及应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67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