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海水晒盐场。 【提出问题】海水晒盐的原理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说明。 【学生回答】海水中含有氯化钠,在晒盐的过程

题库2022-08-02  15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海水晒盐场。 【提出问题】海水晒盐的原理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说明。 【学生回答】海水中含有氯化钠,在晒盐的过程中,水分蒸发但是氯化钠不会蒸发,最后水分蒸发完了之后就会得到氯化钠,实现海水晒盐的目的。 【提出问题】从水溶液中获取固体的方式还有哪些?如何在实验室中实现蒸发溶剂得到固体的目的? 一起学习“蒸发与结晶”。 环节二:新课教学 1.结晶的方式 【提出问题】进行以下实验,并分析实验现象。说明从溶液中获取溶质的晶体有哪些方式? 【教师实验】 实验1:取10 mL浓的氯化钠溶液,用酒精灯加热,用玻璃棒搅拌至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 实验2:在一个盛有30 mL沸水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硝酸钾,配制成硝酸钾饱和溶液,将烧杯放在冷水中降温,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 实验1:有较多的晶体析出,说明通过加热蒸发溶剂的方式可以从溶液中获取晶体; 实验2:放入水中降温的烧杯中有晶体析出,说明通过给饱和溶液降温也可以从溶液中获取晶体。 【教师总结】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可以从它的水溶液中析出。人们通常把从洛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 【提出问题】从实验中可以看出,结晶的方式有哪些? 【学生回答】蒸发溶剂结晶,降温结晶。 【教师总结】将溶液加热蒸发,使溶液达到饱和后,再蒸发掉溶剂,溶质就会结晶析出,比如氯化钠的水溶液。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物质,比如硝酸钾等,还可以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这也就是从溶液中获取晶体的两种方式:蒸发结晶与冷却结晶。 2.蒸发结晶 【提出问题】在实验室中,要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得到晶体,正确的操作是怎样的?结合刚才教师的操作进行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蒸发皿中的液体量不宜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②加热时,应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防止液体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③加热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④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小心地放在石棉网上。 【教师引导】参照实验操作要领完成食盐水的蒸发结晶操作。 (学生实验,教师引导。) 环节三:拓展提高 【提出问题】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请说明其中所蕴含的分别是通过何种方式结晶? 【解析】“夏天晒盐”是因为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食盐易结晶析出;“冬天捞碱”是因为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冬天气温低,纯碱易结晶析出。因此“夏天晒盐”蕴含的是蒸发结晶,“冬天捞碱”蕴含的是降温结晶。 根据溶解度受影响的大小,选择结晶的操作方法——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结晶时一般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结晶时一般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教师补充。 作业:课下思考——混有少量氯化钠晶体的硝酸钾,如何应用本节课的知识提纯硝酸钾?  三、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 1.为什么硝酸钾可以采用降温的方式进行结晶? 【参考答案】 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高温的饱和硝酸钾溶液经过降温,溶解度降低,溶液中的溶质就会结晶析出,因此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来说,可以采用降温的方式结晶。 2.你是如何引导学生概括结晶的两种方式的? 【参考答案】 首先我会进行两个实验:①加热氯化钠溶液;②冷却热饱和硝酸钾溶液,请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说明结晶的方式,通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我会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说明这两种方式分别是蒸发结晶、降温结晶,并且说明这两种结晶方式的原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67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