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环节一:故事导入 【教师讲解】十九世纪末前,原子一直被认为是坚硬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04年道尔顿已系统地提出了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构成物

题库2022-08-02  58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故事导入
【教师讲解】十九世纪末前,原子一直被认为是坚硬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04年道尔顿已系统地提出了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通过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的。汤姆森提出枣糕式原子模型。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原子的结构
【展示视频】展示带正电荷的α粒子轰击金箔,让学生仔细观察α粒子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实验中大多数的α粒子能顺畅地穿透金箔;少数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线,发生偏转;极少部分粒子遇到了坚硬的不可穿透的质点,反弹回来。
【提出问题】已知α粒子带正电,原子中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大部分粒子可以顺利通过金箔,可以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原子内的大部分空间被电子占据。
【提出问题】为什么只有少数粒子发生偏转;而极少部分粒子被反弹回来?
【讨论交流】说明在原子中有一个原子核,它的体积与原子比小很多。
【提出问题】小组讨论一下在原子内部,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是如何分布的。
【学生回答】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
【提出问题】教师展示原子结构动画示意图,并提问原子核是否还能进一步分为其他粒子?
【学生回答】原子核可以进一步分为质子和中子。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2.原子中各粒子数量关系
【提出问题】科学家经过不断研究证实了原子显电中性。组织学生阅读课本68页拓展视野思考可以得出核外电子数与核电荷数怎样的数量关系?
【学生回答】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教师补充】原子核中子不带电,故核电荷数所带正电荷数等于质子数,故可得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环节三:巩固提高
【学生活动】活动要求: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寻找同学扮演的角色,说出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他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互动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作业:本节课已知道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课后预习课本或查阅资料看看有关原子质量是如何表示的?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如何讲好较为抽象的、微观的化学知识?
中学化学中,像原子等微观粒子的构成及相关规律、物质结构等内容,都较为抽象,学生学习时也会比较枯燥所以在讲解时,应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要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经验与知识,尽可能通过化学实验或引用实验事实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还要利用各种模型、图表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可能有畏难情绪,我们应该及时进行鼓励和疏导,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学习。
2.请说出氢的三种同位素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是多少?
一个氢【氕】原子—H,含有1个质子,0个中子,1个电子;一个重氢【氘】原子—D,含有1个质子,1个中子,1个电子;一个超重氢【氚】原子—T,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1个电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66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