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初三化学考试中设计了下面试题。 【试题】小明同学在学习金属活动

考试题库2022-08-02  21

问题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初三化学考试中设计了下面试题。【试题】小明同学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对某本书上的‘: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句话产生了疑问.为什么用“一般”这个词呢难道还有例外吗于是他查阅资料得知:金属钠很活泼。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同时。他还做了如下实验:往碳酸铜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钠,出现蓝色沉淀,没有红色物质析出。①请写出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通过上述探究.小明对其疑问得到的解答是什么【考试结果】经统计分析,学生在本试题②上的得分偏低。问题:(1)该试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2)试分析学生在②上得分偏低的可能原因。(3)如果你来讲评该试题,你将给予学生哪些学法指导

选项

答案

解析 (1)①反应方程式:②小明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不是所有的活动性较强的金属都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钠是不能从硫酸铜当中置换出单质铜的,生成氢氧化铜说明是硫酸铜与碱溶液反应制得。(2)一方面多数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不清楚,即对概念原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由于钠和水极易发生反应,钠与盐的反应其实是钠先和水反应生成碱溶液,碱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另一方面学生容易被已有的规律形成思维定式.当出现认知冲突的时候.对基本概念和反应规律的掌握缺乏探究精神 。(3)针对化学一般原理和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概念原理的教学方法.提倡学生通过活动主动建构,形成并应用概念。概念原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策略:①突出证据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新概念,通过钠不能置换出单质铜让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活泼金属都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对应的不活泼金属。⑦关注学生的原有知识,建立概念间的联系;③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转变错误概念.让学生明白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是有特例的.不是所有的活动性较强的金属都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④抽象概念形象化,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通过对反应过程的讲解.说明钠与盐的反应其实是钠先和水反应生成碱溶液。碱再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现象:⑤优化推理过程,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821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