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某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某教师想借助《说“木叶”》这篇课文

免费题库2022-08-02  30

问题 阅读某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材料,按要求答题。某教师想借助《说“木叶”》这篇课文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围绕节选的重点段落设计批判性阅读任务。课文节选内容如下: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围绕上述内容设计的相关批判性阅读任务,合适的是(  )。A.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B.勾画出体现诗歌语言特征的关键语句C.概括“木叶”与“落叶”的内涵差异D.评析作者论述“木叶”相关问题的思路

选项 A.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B.勾画出体现诗歌语言特征的关键语句
C.概括“木叶”与“落叶”的内涵差异
D.评析作者论述“木叶”相关问题的思路

答案 D

解析 批判性阅读是一种在理智上主动参与同作者进行内在对话的阅读模式。A项,该任务重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B项,该任务重点培养学生对课文浅层内容的常规理解能力。C项,该任务重点培养学生对课文涉及概念的对比、概括能力。D项,该任务重点培养学生立足原文与作者的批判性阅读、思考、评析能力。A、B、c三项任务设计不符合批判性阅读要求,D项任务属于批判性阅读任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738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