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导入、展开

最全题库2022-08-02  22

问题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导入、展开阶段进行分析(7分),并说明理由(8分)。【课题名称】“祖国颂歌”【教学对象】必修“音乐鉴赏”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鉴赏歌曲《忆秦娥·娄山关》《谁不说俺家乡好》《我和我的祖国》《祝酒歌》【主要目标】能够充分聆听并感受作品表达的情绪特点及历史背景,能够简单的演唱歌曲。通过听赏作品、讲授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感受作品背后的人文内涵。完整而充分地聆听作品,感受音乐风格,体会作品对于祖国的赞美与热爱之情。【教学过程片段】(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引导学生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歌曲表达的是对祖国的赞美之情,从而顺势引入本课。(二)整体感知教师请学生聆听整个章节的歌曲片段,联系课题,说说这一章整体歌曲的方向是什么?(学生通过聆听与联想进行回答)教师总结:整个章节中的歌曲以“祖国”为主题,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之情。(三)探究学习1.教师播放歌曲《忆秦娥·娄山关》,并提问学生:歌曲描述了什么场景?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特征?(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歌曲描绘的是红军长征胜利后人们的喜悦心情,通过周围的环境而传达这种喜悦,无形中表达了人们对于祖国的赞美与热爱之情。2.教师范唱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并提问学生: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描述了哪些事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歌曲总体情绪比较激动与热情,描绘了草原、绿地等事物,赞美祖国美丽自然,表达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教师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并提问学生: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歌曲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线,对祖国进行赞美。4.教师播放歌曲《祝酒歌》,并介绍歌曲背景。教师提问: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歌曲表达了人民的喜悦之情及对祖国的赞美之情。歌曲为再现的复二部曲式。5.最后,教师完整播放所有歌曲。并提问学生:这些歌曲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无论从什么角度出发,都表达了对于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四)拓展延伸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并进行展示,之后教师进行鼓励性的评价。(五)小结作业1.师生以问答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课主旨。2.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下“祖国”的相关作品,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讨论。(后略)

选项

答案

解析 从整体上看,整个教学设计比较完整,教学目标以三个维度出发,设计全面且具体,以学生角度进行设计,是一个相对优秀的课例,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优点:(1)导入环节遵循了“深化情感体验,突出音乐特点”的基本理念。音乐是听觉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课例中,教师整个过程都是围绕聆听展开,让学生从听觉中更好地感受歌曲的情绪。(2)整个教学过程遵循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积淀丰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世代珍惜和忠实传承。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器乐、歌舞音乐、戏曲、曲艺和民间舞蹈等传统艺术形式,汇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民族音乐文化的根脉,理当是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得到强化。课例中,教师始终围绕着“祖国”和“爱国主义”的主题展开讨论,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操。问题:教学过程没有体现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其中明确要求“能够简单的演唱歌曲;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法”。然而课程中教师并没有让学生学唱其中旋律,只是全程聆听,也没有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开展教学,而是一直以问答的形式,比较单一,与教学目标相违背.没有达到目标要求。改进建议:总体上说,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课例,但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对歌曲的旋律演唱,略显枯燥。教师可以选出主旋律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演唱,加强对歌曲的理解。另外,采取小组有效地互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还能增加课堂活跃度,使学生在更好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713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