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题库2022-08-02  32

问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溜冰圆舞曲》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0分)(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15分)(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1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参考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溜冰圆舞曲》,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激发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探究等方式,培养探究能力,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维也纳圆舞曲,能够哼唱第一圆舞曲的主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圆舞曲的风格特征,熟悉音乐的第一主题。
【难点】分析认识第一主题的结构。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播放《溜冰圆舞曲》音乐音频,引导学生讨论听完音乐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和画面?(学生自由发言)
2.再次播放音频,教师提问:大家听完以后认为这首音乐有什么特点?(3/4拍的节奏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知道的四三拍音乐有哪些,什么样的音乐是标准的四三拍。(学生自由发言;圆舞曲的音乐为标准的3/4拍)
4.教师总结:大家说得都很好,圆舞曲的标准节奏属于3/4拍。圆舞曲又称“华尔兹”是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三拍子音乐舞蹈,在17、18世纪流传到维也纳宫廷以后,成为当时重要的社交舞形式。19世纪以后在欧洲流传开来,现在我们基本听到的圆舞曲形式都是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速度为小快板,节奏和旋律明快流畅。在19世纪的巴黎,溜冰活动非常盛行,刚好圆舞曲在这个时期的音乐圈内也非常的风靡,于是一位叫作瓦尔特斐尔的作曲家巧妙地将两者结合,写下了一首经典的圆舞曲《溜冰圆舞曲》。
【设计意图】
通过导入、设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发挥其主观学习能动性。
5.引出本节课学习欣赏的音乐:一起欣赏由法国作曲家瓦尔特斐尔创作的《溜冰圆舞曲》。
(二)感知音乐
1.教师播放音乐音频第一主题,让学生闭上眼睛认真聆听音乐,并提问:音乐的旋律是怎样来表现音乐主题的?有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分组讨论,给出答案。教师总结:刚开始音乐旋律流畅舒缓优美;然后变得华丽、明快、轻巧,给人一种冰天雪地中自由滑雪溜冰的感觉,音乐给予人的画面感非常强。
2.教师再次播放音乐,预设问题:同学们仔细听听音乐的结构是怎么样的?音乐哪些地方是相似的呢?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第一主题A部分的流畅优美结束后进入B部分,旋律轻快活泼,在最后又回到了A部分的旋律,因此《溜冰圆舞曲》的第一主题结构也就明确了A+B+A。
【设计意图】
通过聆听、问题引导与探究,学习曲式结构,让学生认识感受音乐的情感,如何用旋律及配器表现音乐内容的从而提升学习兴趣。
(三)深入感知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用手划3/4拍的节奏图式,并哼唱第一主题的A部分旋律,引导学生注意旋律的流畅优美。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哼唱第一主题的B部分旋律,注意八分音符的连贯与跳跃,注意“音断意不断”。
教师弹奏钢琴,让学生一起哼唱,让学生注意声音的连贯以及A部分接入B部分的自然过渡。教师弹奏低音旋律,完整的哼唱第一主题。
【设计意图】
在欣赏课中,实操环节是加深音乐体验的重要环节。练习音乐节拍,哼唱音乐旋律可以增强学生音乐感知,提升音乐鉴赏水平,从而自主的深入学习音乐内容。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对《溜冰圆舞曲》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把另外三个圆舞曲主题进行欣赏研究,尝试分析其曲式和风格,下节课互相分享。今天的课程到这里结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710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