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课例,对其教学设计

最全题库2022-08-02  32

问题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课例,对其教学设计、教  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中国民间舞蹈  【教学对象】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胶州秧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探究、体验、编创的学习过程,产生对胶州秧歌的兴趣,从而加深对中国民间舞  蹈的认识。  2.通过欣赏胶州秧歌《春天》,分析音乐要素及舞蹈的动作特点,初步了解胶州秧歌的特点。  3.通过对胶州秧歌基本的组合学习,探究发现胶州秧歌的动作、体态等特点并能应用胶州秧  歌的动作素材,编创展示舞蹈。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略)  2.新课教学  (1)学生观看胶州秧歌视频《春天》,然后讨论。  ①音乐的速度、力度等方面的变化及其抒发的情感。  ②舞蹈动作的主要特点。  ③舞蹈动作是如何配合音乐来表现情感的。  (2)解读胶州秧歌定义。  (3)分析、学跳胶州秧歌。  ①分析胶州秧歌体态、动作等特点。  ②学跳胶州秧歌基本动作。  ③教师进一步教授秧歌动作。  (4)编创实践。  以舞蹈《春天》的音乐作为素材,学生分组进行舞蹈编创实践,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应用“拆分  重组”等方法,完成规定音乐的舞蹈编创。  3.展示表演  请各组选一名代表介绍自己小组舞蹈鳊创情况,教师点评,请舞蹈基础较好的一组同学展示  表演。音乐课在热烈的表演中结束。

选项

答案

解析 (1)此教学设计中缺少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环节缺少小结与作业环节。
  我们可以把教学重难点设置为: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胶州秧歌音乐要素及舞蹈的动作“拧、碾、抻、韧、扭”这五种特点。
  教学难点:胶州秧歌动作、体态的学习。
  教学过程环节中的小结与作业设置为: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胶州秧歌,我们既了解了胶
  州秧歌的基本旋律,义初步了解了胶州秧歌舞蹈动作的基本特点并且也学跳了一把,希望同
  学们回去再实践探索一下,下次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心得体会。  
  (2)此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目标适当得体,教学过程顺序得当,老师能够主动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讨论,并能够主动教授胶州秧歌的动作舞步,说明教师还是精心地进行课程
  准备。但是,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展示表演的环节的时候,还邀请了小组代表
  进行舞蹈编创情况的说明,最后邀请了基础好的同学进行展示表演。音乐课程标准理念
  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音乐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这条理念也说了要注重个
  性化发展,但是我们的音乐课不是为部分尖子生开设的专业课,尽管这个课是学生根据兴
  趣选择的选修课,我们也要把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来展示
  也可以邀请学生主动上台表演,一定不能是只有尖子生展示,剥夺了大部分学生的展示
  权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676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