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医疗卫生
腹内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胀痛并见,苔薄白,脉弦。其治法是A.疏肝解郁 B.
腹内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胀痛并见,苔薄白,脉弦。其治法是A.疏肝解郁 B.
资格题库
2022-08-02
67
问题
腹内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胀痛并见,苔薄白,脉弦。其治法是A.疏肝解郁B.理气化痰C.祛瘀软坚D.理气消积,活血散瘀E.大补气血
选项
A.疏肝解郁
B.理气化痰
C.祛瘀软坚
D.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E.大补气血
答案
D
解析
考点:
1.积聚是由于体虚复感外邪,情志饮食所伤,以及它病日久不愈等原因引起的,以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为基本病机,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
2.病因病机:(1)情志抑郁,气滞血瘀,偏重于影响气机的运行,则为聚;气血瘀滞,凝结成块则为积;酒食内伤,滋生痰浊;邪毒侵袭,留着不去;它病转归等是引起积聚的主要原因。(2)正气亏虚则是积聚发病的内在因素。(3)积聚主要关系到肝、脾两脏;气滞、血瘀、痰结是形成积聚的主要病理变化。其中聚证以气机阻滞为主,积证则气滞、血瘀、痰结三者均有,而以血瘀为主。
3.临床表现:积聚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积证腹内结块,由小渐大,由软渐硬,固定不移,初觉胀痛,继则疼痛逐渐加剧,病程较长,病情较重。聚证为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或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一般病程较短,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亦不如积证明显。
4.辨证要点:(1)辨积与聚。(2)辨部位。(3)辨虚实。
5.治疗原则:(1)聚证重调气,积证重活血。聚证病在气分,以疏肝理气、行气消聚为基本治则,重在调气;积证病在血分,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基本治则,重在活血。(2)在积证的治疗中,应注意"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忌攻伐太过。
6.分证论治:(1)聚证:①肝气郁滞:疏肝解郁,行气消聚,木香顺气散。②食浊阻滞:理气化浊,导滞通腑,六磨汤。聚证反复发作,导致脾胃虚弱用香砂六君子汤。(2)积证:①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荆蓬煎丸合用失笑散或金铃子散。②气结血瘀:祛瘀软坚,补益脾胃,膈下逐瘀汤、六君子汤。③正虚瘀结:补益气血,化瘀消积,八珍汤、化积丸。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1707879.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中医助理医师题库医师类分类
中医助理医师
医师类
相关试题推荐
瘀血致病疼痛的特点是( )。A.胀痛 B.隐痛 C.刺痛 D.空痛 E
体现五行相克规律的治法是( )。A.金水相生 B.益火补土 C.抑木扶土
患者左股骨颈骨折7天,左下肢肿胀增粗2天,皮温升高,皮色红,胀痛,浅表静脉扩张,
患者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涕,喷嚏不断,咳嗽白痰,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患者左股骨颈骨折7天,左下肢肿胀增粗2天,皮温升高,皮色红,胀痛,浅表静脉扩张,
患者胃脘灼热隐痛,饥不欲食,咽干口燥,大便于结,舌质红少津,脉弦细。治疗除主穴外
患者怀孕3次,均为自然流产,平素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
患者感受风寒后出现喉中哮鸣如水鸡声,痰多色白,稀薄有泡沫,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
患儿,5岁。每晚尿床2次,小便清长,神疲乏力,肢冷畏寒,舌质淡,苔白滑。其治法是
患者经常不易入睡,或寐而易醒,甚则彻夜不眠,伴见心悸多梦,易惊恐,舌质淡,脉弦细
随机试题
重庆,地处中国内陆之西南,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日阳光炽烈,故称“火炉”,城市依山而建,人谓“山城”,冬春云轻雾重,又号“雾都”。1937年,抗日战争爆
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工作中,除()外其他持单一专业检测人员证
佝偻病也叫软骨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营养性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体内( )水平
以下每组的房地产中,为替代关系的是()。A:经济适用住房与普通商品住宅之间
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一般不会引起A.自发性气胸 B.阻塞性肺气肿 C.慢性支气
下列哪一项不是类比法必须考虑的因素()。A、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 B、环境特
A. B. C. D.
定期存款在存期内,若遇有利率调整,则该存款利息()。A.按照存单开户日挂牌公告的
共用题干 2013年7月,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大力推进
(2020年真题)在专项方案编制时,需要确定验收要求的有()。A.验收标准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