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及其现代意义。

题库2022-08-02  43

问题 分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及其现代意义。

选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为:①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横向展开看,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在受什么样的教育;从生活的纵向看,生活伴随人始终,教育也伴随人始终。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要根据生活需要。③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都是为生活所决定。而教育通过改造人发挥其改造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功能。“生活教育”反对的是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其内涵为:①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以社会为学校。一方面,传统教育与社会隔绝,是“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学校即社会”虽使社会生活进入学校,但仍嫌不够。不如拆去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让学校延伸到社会与自然。另一方面,劳动人民难以进入学校课程,社会就是“大众唯一的学校”。②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一方面运用社会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运用学校的力量使社会进步。“学校即社会”反对的是将学校与社会生活隔绝的教育。
(3)“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其内涵为:①“在劳力上劳心”,破除传统教育下劳心与劳力的分离现象,教劳心者劳力——读书的人做工,教劳力者劳心——做工的人读书,使人人都“手脑双挥”。②“行是知之始”,破除只从读书、听讲求知识的教育,从做入手求知识、求创造。③有教先学,有学有教。④反对注入式教学,教服从于学,教、学又服从于做。“教学做合一”反对的是不顾学的教,不顾做的教、学。生活教育理论是对学校与社会隔绝、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动,提倡的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和创造的教育。
陶行知根据杜威的教育思想,结合中国当时国情,发展了一套适合中国的教育理论,这对于我们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者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我们应立足于本国国情,提倡教育本土化,合理借鉴外国教育成果,发展我国教育。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xueli/9218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