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扩建金矿采选项目,现在矿石开采规模约3600t/d,采矿大量抽排矿井涌水,目

admin2022-08-02  28

问题  拟扩建金矿采选项目,现在矿石开采规模约3600t/d,采矿大量抽排矿井涌水,目前没有明显影响该区域内4个村庄地下水的取用。评价区内有地表沉陷发生,采矿中的废石堆置于甲废石场,废石场堆存量已接近设计容积,生产中产生的氰化矿渣,装入草编织袋内,先堆置于铺设普通水泥地面的堆棚内,堆棚有渗滤液收集池,然后由有处理资质的公司运走处置。选矿废水回用不外排,尾矿浆含有Pb、Cu、Ag、Cr等离子,排入尾矿库,尾矿库的上清液回用。  扩建主体工程为扩大井下采场,扩建后矿石开采能力将达到7200t/d,在山岭型冲沟新建乙废石场,占地2.3hm2,该冲沟植被现状以草灌为主,采矿石为工类,一般工业废物排入乙废石场,生产中产生的氰化矿渣仍临时堆置于现有堆棚,再适时运往某化工厂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填埋场填埋,扩建后工程尾矿仍排至现尾矿库,生产废水亦回用不外排。[2008年真题]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中除环境空气和地表水外,还应对哪些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并简述理由。2.说明氰化矿渣处理方式是否符合现行危废贮存和填埋要求,简述理由。3.指出扩建工程对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生产活动,简述理由。4.针对甲、乙两个废石场,分别说明环评需要关注的主要环保问题。5.新建废石场应采取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6.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7.给出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氰化废渣处理处置方案?8.指出尾矿库建设的环境保护要求(限6项)。9.若工程对4个村庄的地下水有影响,其可能的影响有哪些?应采取哪些措施?10.工程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内容?11.环评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后应于几日后向公众公告信息?公告哪些信息?

选项

答案

解析 1.根据本项目特点,除了大气和地表水调查,还应调查的内容及相应的原因有:
  (1)地下水,包括矿井涌水、尾矿库下游地下水、村庄地下水;堆棚渗滤液收集池及下游地下水。氰化厂、尾矿浆中含有重金属,存在对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
  (2)噪声,选厂噪声、运输道路沿线噪声。破碎、选矿噪声源强大,会对周边居民区产生不利影响。
  (3)土壤,本工程采选作业涉及重金属排放,因此,还应监测土壤环境质量,特别是重金属因子的监测。
  (4)地表沉陷情况,包括沉陷范围、深度等。井工开采容易导致地表沉陷,引发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有必要进行监测。
  (5)生态,废石场占地区土地利用及植被情况。此类工程对生态影响比较明显,工程占地及植被破坏有一定的持续性,有必要进行监测。
2.(1)氰化矿渣属于危险废物,现行氰化矿渣贮存和填埋不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
  (2)理由:(1)草袋没有防渗功能,不能装在草袋内,也不能堆放在不符合安全要求、不能防风、防雨、防晒能力差的“堆棚”内。
  (2)普通水泥地面,容易产生裂缝,防渗功能差。即本工程目前所采取的措施不能保证氰化废渣临时贮存的安全。
  (3)适时运往由环保部门批准的另一化工厂填埋也不符合要求,该化工厂所设填埋场的类型,不能将氰化废渣与其不相容的固废填埋在一起。
3.根据本项目特点,扩建工程对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生产活动主要有:
  (1)地下开采导致的地表沉陷将进一步加剧;
  (2)乙废石场占地对植被的破坏及其可能存在的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问题(如:废石场中一般工业废物的堆放,占用大量土地,影响土地承载能力而破坏土地结构、影响行洪、会导致周边的植被的破坏,还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等问题);
  (3)尾矿库因扩建而增大加了库区占地对生态的破坏(如:尾矿浆的排放、尾矿库重金属溶出将影响生态环境);
  (4)尾矿库溃坝风险对生态的不利影响;
  (5)扩建时地面相关的工程建设对植被的破坏。
4.重点要考虑到不同的评价期:
  (1)甲场重点是退役期,如果封场并做好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措施;后续的环境管理,如地下水监测,继续收集渗滤液处理等。甲废石场关注服役期满后的生态恢复,对地下水的污染,会不会在洪水情况下发生崩塌等问题。
  (2)乙场重点是建设期和运营期,选址合理性、生态防治措施可靠性、水土保持以及管理监测等。乙废石场需关注在废石堆放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影响、扬尘影响、能否保障洪水渲泻的畅通,是否会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周边景观造成的影响。
5.新建废石场应采取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有:
  (1)拦渣工程:设置拦渣堤、挡渣墙、拦渣坝等。
  (2)护坡工程:削坡开级、砌石护坡、喷浆护坡、铅丝笼防护等。
  (3)土地整治:场地平整、覆土恢复植被等。
  (4)防洪排水:设置防洪坝、排洪沟、排洪涵洞等。
  (5)绿化措施:在废石堆放过程中对稳定边坡覆土绿化。
6.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1)氰化废渣贮存不符合要求。
  (2)扩建后的尾矿浆排入现有尾矿库也不合理,因为现在尾矿库已接近设计库容。
7.氰化废渣属危险废物,根据《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及《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的要求,有如下处置方案:
  (1)氰化废渣属危险废物,根据《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及《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的要求,必须建设符合要求的专门贮存危险废物的安全性高的场地,并需有浸出液收集系统,必须达到防渗、防风、防雨、防晒、防盗的要求。
  (2)需有专人看管,有警示标志,有健全的管理规章与制度。
  (3)在贮存容器、贮存设施选址与设计、运行与管理、安全防护与监测、关闭等各个环节,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
  (4)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该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5)转移危险废弃物,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
8.尾矿库建设的环境保护要求包括:
  (1)不得建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禁建区;
  (2)不得影响河道、公路、铁路的安全;
  (3)尾矿库下游不得有居民区或重要设施;
  (4)不得超量贮存、超期服役或闭矿产生垮坝险情;
  (5)尾矿库不得超标排放污染物;
  (6)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9.(1)主要影响居民饮用水井的水量与水质。如果居民饮水为自备井管网供应,由于采空区塌陷,还会导致输水管网的破裂,供水中断。进而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2)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搬迁居民;
  ②划定禁采区;
  ③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井下采掘过程中设置防水岩柱或防水区;
  ④设置防止地表塌陷的岩柱;
  ⑤通过运水车为居民提供应急生产、生活用水;
  ⑥铺设供水管线提供自来水。
10.可以从直接环境经济损益和间接环境经济损益两方面分析。
  (1)工程总投资,工程营运带来的年经济收益,预测工程运营期满后的总收益。
  (2)工程环境保护投资,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可能带来的损失,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后可得到的收益。
  (3)通过对工程投资、环境保护投资及获得的效益进行比较分析损益情况。
11.环评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后应于七日内后向公众公告信息。主要向公众公告以下信息:
  (1)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2)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3)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及联系方式;
  (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5)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6)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630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