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机电安装公司,通过竞标承担了某化工厂的设备、管道安装工程。该工

admin2022-08-02  13

问题 【背景资料】某机电安装公司,通过竞标承担了某化工厂的设备、管道安装工程。该工程地处北方沿海地区,按照施工合同应该 7 月初开始进行安装,但前期由于工程招标、征地、设备采购等原因,致使安装工程到 9 月底才开工。施工单位为了兑现投标承诺,该公司通过质量策划,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应的施工方案,并建立了现场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了检验试验卡,要求严格执行三检制。工程进入后期,为赶工期,采用加班加点办法加快管道施工进度,由此也造成了质量与进度的矛盾。事件 1: 质量检查员在检查管排的施工质量时, 发现Φ89 不锈钢管焊接变形过大,整条管道形成折线状,不得不拆除重新组对焊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5600 元。事件 2:该工程某车间内的管道材质包括 20 号钢、 15CrMo 钢、 16Mn 等,班组领料时材料员按照材料计划进行发料,并在管端进行了涂色标记,但由于施工班组管理不善,在使用时还是发生了混料现象,不得不重新进行检验。事件 3:该工程进行压力管道施工时,有一种管材属于国外进口材料,施工单位此前从没有遇到过,由于工期较紧,项目部抽调 2 名技术较好的焊工进行相应练习后,就进行管道施焊。二、问题1. 三检制的自检、互检、专检责任范围应如何界定,事件 1 是哪个检验环节失控?2. 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哪些?本工程的环境因素有哪些?造成不锈钢管焊接变形过大的因素是什么?3. 本案例中材料混料问题出在哪个环节,为什么?4. 事件 3 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应如何进行?

选项

答案

解析 1.
一般情况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以专职检验人员为主, 生产过程的各项作业的检验则以施工现场操作人员的自检、互检为主, 专职检验人员巡回抽检为辅。事件 1 问题出在自检和互检,在这两个环节上有失控。
2H320070 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三检制”是指操作人员的“自检”、“互检”和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专检”相结合的检验制度。它是施工企业确保现场施工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1)自检是指由操作人员对自己的施工作业或已完成的分项工程进行自我检验,实施自我控制、自我把关,及时消除异常因素,以防止不合格品进入下道作业。
2)互检是指操作人员之间对所完成的作业或分项工程进行的相互检查,是对自检的一种复核和确认,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互检的形式可以是同组操作人员之间的相互检验,也可以是班组的质量检查员对本班组操作人员的抽检,同时也可以是下道作业对上道作业的交接检验。
3)专检是指质量检验员对分部施工班组完成的作业或分项工程进行检验,用以弥补自检、互检的不足。
2.
施工生产要素主要是指:人员选用、材料使用、操作机具、检验器具、操作工艺、施工环境;影响本工程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工程技术环境、作业劳动环境等。造成本案例不锈钢管焊接变形过大的主要因素是人和施工方法。
2H320070 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3)施工生产要素预控
施工生产要素主要是指:人员选用、材料使用、操作机具、检验器具、操作工艺、施工环境。
1)施工人员的控制
2)材料因素的控制
3) 施工机具和检测器具的控制
4)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艺的控制
5)施工环境因素的控制:影响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作业劳动环境等。
3.
现场材料管理责任者应对现场材料的使用进行分工监督:是否按规定进行用料交底和工序交接,是否按材料规格合理用料,是否做到按平面图堆料,是否按要求保护材料等。
2H320040 机电工程施工资源管理
材料领发、使用和回收要求
1. 领发要求
凡有定额的工程用料,凭限额领料单领发材料;施工设施用料也实行定额发料制度,以设施用料计划进行总控制;超限额的用料,在用料前应办理手续,填制限额领料单,注明超耗原因,经签发批准后实施;建立领发料台账,记录领发和节超状况。
2. 使用监督要求
现场材料管理责任者应对现场材料的使用进行分工监督。包括: 是否按规定进行用料交底和工序交接,是否按材料规格合理用料,是否严格执行配合比,是否认真执行领发料手续,是否做到随用随清、随清随用、工完料退场地清,是否做到按平面图堆料,是否按要求保护材料等。
3. 回收要求
班组余料必须回收,及时办理退料手续,并在限额领料单中登记扣除
4.
事件 3 中项目部的做法不正确,明显违反了规范要求。
(1)首先项目应进行该材料的焊接工艺评定,确定焊接方法及技术参数,试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
(2)其次是应组织焊工到具有该项考试资格的考试机构进行焊工考试,取得该项合格证后,方可进行焊接作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413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