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所综合科研楼,属一类高层建筑。变、配电室位于地下一层,建筑面积385m2;

admin2022-08-02  18

问题 某研究所综合科研楼,属一类高层建筑。变、配电室位于地下一层,建筑面积385m2;重要档案库位于地上二层,建筑面积234m2;磁介质库和底图库均位于地上三层,磁介质库建筑面积116m2,底图库建筑面积294m2;主机房位于地上六层,建筑面积267㎡。上述房间均设置普通玻璃的铝合金密封窗,除门外无任何其他开口,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设置通风空调和机械排烟系统,且均采用气体灭火系统进行保护。楼内设置一套组合分配式IG541气体灭火系统,具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机房设置的专用空调系统控制方式未并入消防系统.施工方在购买IG541灭火剂储存容器时另外配置1个与防护区用的灭火剂储存容器的结构、型号、规格相同的空的储存容器,再充装氮气或压缩空气。在进行系统功能验收时利用该装置进行模拟喷气试验。系统竣工后检测验收发现,施工人员误将保险销代替厂家为防止瓶头阀非正常开启安装的辅助保险装置拔出,选择阀后的气动驱动管路上的气体单向阀安装反向,且储存容器未安装安全泄压装置。对系统功能进行测试,系统设置为“自动”状态,触发档案室的火灾探测器,当气体灭火控制器接到两个独立报警信号,保护区放气指示灯亮,延迟30s后启动灭火装置进行灭火,同时启动防护区的机械排烟系统进行排烟。为预防建筑内电气火灾,在低压柜出线后的配电系统进行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对各防火区域内的正常照明配电箱、应急照明配电箱、消防动力照明配电箱等位置设置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接入电气火灾监控器。当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报警,系统自动切断保护对象的供电电源。电气火灾监控器的报警信息在起集中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上显示。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21分):1.针对检测发现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说明可能造成的后果。2.针对气体灭火系统功能测试,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说明理由。3.指出施工方在模拟喷气试验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说明理由。4.指出本案例中气体灭火系统存在的其他问题,并说明理由。5.指出本案例中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并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解析 1.检测发现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
①误将保险销代替厂家为防止瓶头阀非正常开启安装的辅助保险装置拔出。
可能造成的后果: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启动。
②选择阀后的气动驱动管路上的气体单向阀安装反向。
可能造成的后果:导致灭火剂不能按设计要求准确释放到相应防护区。
③储存容器未安装安全泄压装置。
可能造成的后果:当压力超过一定值,导致安全隐患。
2.系统功能测试存在的问题:
①当接到两个独立报警信号,保护区放气指示灯亮,延迟30s后启动灭火装置进行灭火,不符合要求。
理由: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放气指示灯应在气体释放、压力讯号器动作后点亮。
②启动气体灭火装置进行灭火的同时启动防护区的机械排烟系统进行排烟,不符合要求。
理由: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气体灭火装置启动时,排烟风机及相应阀门等设备应关闭。
3·施工方在模拟喷气试验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采用氮气或压缩空气进行模拟喷气试验,不符合要求。
理由:根据《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应采用其充装的灭火剂进行模拟喷气试验。
②试验采用的储存容器数为1个,不符合要求。
理由:根据《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试验采用的储存容器数应为选定试验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设计用量所需容器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1个。
4.本案例中气体灭火系统存在的其他问题:
①防护区房间均设置普通玻璃的铝合金密封窗,不符合要求。
理由: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
②防护区未设置泄压口,不符合要求。
理由: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
③机房设置的专用空调系统控制方式未并入消防系统,不符合要求。
理由: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气体灭火系统的操作与控制,应包括对开口封闭装置、通风机械和防火阀等设备的联动操作与控制。
5.本案例中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
①对各防火区域内的正常照明配电箱、应急照明配电箱、消防动力照明配电箱等位置设置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不符合规范要求。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不宜设置在消防配电线路中。
②当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报警,系统自动切断保护对象的供电电源,不符合规范要求。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置不应影响供电系统的正常工作,不宜自动切断供电电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10731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