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真题)甲为勒索财物,打算绑架富商之子吴某(5岁)。甲欺骗乙、丙说:“

题库2022-08-02  49

问题 (2016年真题)甲为勒索财物,打算绑架富商之子吴某(5岁)。甲欺骗乙、丙说:“富商欠我100万元不还,你们帮我扣押其子,成功后给你们每人10万元。”乙、丙将吴某扣押,但甲无法联系上富商,未能进行勒索。三天后,甲让乙、丙将吴某释放。吴某一人在回家路上溺水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乙、丙构成绑架罪的共同犯罪,但对乙、丙只能适用非法拘禁罪的法定刑B.甲未能实施勒索行为,属绑架未遂;甲主动让乙、丙放人,属绑架中止C.吴某的死亡结果应归责于甲的行为,甲成立绑架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D.不管甲是绑架未遂、绑架中止还是绑架既遂,乙、丙均成立犯罪

选项 A.甲、乙、丙构成绑架罪的共同犯罪,但对乙、丙只能适用非法拘禁罪的法定刑
B.甲未能实施勒索行为,属绑架未遂;甲主动让乙、丙放人,属绑架中止
C.吴某的死亡结果应归责于甲的行为,甲成立绑架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D.不管甲是绑架未遂、绑架中止还是绑架既遂,乙、丙均成立犯罪

答案 D

解析 乙、丙二人实施非法拘禁行为,既没有绑架的故意,也没有绑架行为,故不能认定乙、丙和甲成立绑架罪的共同犯罪。A选项错误。
甲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已经实际控制了对方。通说认为,只要控制了人质,绑架罪就既遂。且同一犯罪中的同一行为,不可能既存在未遂形态,又存在中止形态。中止形态在同一犯罪中和其他形态是对立关系。B选项错误。
《刑法修正案(九)》删除了绑架罪的结果加重犯,而且绑架致人死亡,按照旧法规定,也必须是绑架行为本身过失导致被绑架人死亡。C选项错误。
乙、丙出于索要合法债务的目的控制吴某,已经认识到自己是在控制他人人身自由,在吴某被实际控制之时,不论对甲的行为如何评价,乙、丙均成立非法拘禁罪既遂,D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6712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