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保卫黄河》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练习题库2022-08-02  65

问题 高中音乐《保卫黄河》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朗诵《黄河大合唱》部分引言。多媒体播放《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黄水谣》,展示黄河两岸秀丽旖旎的景色,当音乐进行到“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秧,奸淫烧杀一片凄凉……”的时候,多媒体展示日本人残害中国百姓的各种画面。教师设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时期的作品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首作品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型声乐作品。由此顺势导入本课。(二)初步感知1.欣赏《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引导学生感受曲中所传达的强烈爱国情感,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谈谈欣赏后的内心感受怎样?整首合唱曲的情绪如何?并指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内心十分的雀跃,感受到慷慨激昂的感觉,采用的是齐唱、轮唱的方式。2.介绍创作背景教师设问:这部具有写实性、史诗性、交响性的音乐作品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并讲解: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全国军民奋起抗日打击侵略者。1938年冬,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由陕西东渡黄河,到达山西吕梁山根据地。途中,光未然亲临险滩急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的险地,目睹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聆听了水手们高亢激越、深沉有力的船工号子,这一切激起了他的创作和灵感,一首长诗——《黄河吟》便应运而生。1939年,光未然与冼星海在延安相见。在除夕之夜光未然亲自朗诵了这首诗,冼星海听后很兴奋,决定把这首诗改成歌词后谱曲。后来冼星海只用了六天的时间就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谱曲与配器。1939年4月13日在陕北工学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全国。(三)对比探究对比欣赏《保卫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1.播放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的演奏片断,教师设问:同学们发现与刚才听到的合唱《保卫黄河》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评价及鼓励,并进行总结:钢琴协奏曲《黄河》,这部作品是根据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创作而成的。1969年脱稿,1970年5月首演于北京。全曲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河愤》、第四乐章《保卫黄河》。2.完整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问题:乐曲中出现了哪些熟悉的音调?《保卫黄河》采用自由变奏曲式写成。引子用了《怒吼吧!黄河》的音调为素材:教师钢琴伴奏,学生集体齐唱《保卫黄河》,再一次亲身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感受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五)小结作业《保卫黄河》这部不朽的音乐作品激活了在座的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记忆,抗日战争这段难忘的岁月是一段惨痛的历史,日本人侵略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中国人民和子孙后代是不会忘记的,因为珍视和呵护历史的记忆就是维护我们的尊严和生命,只有记住黑暗和罪恶的历史,才有可能远离黑暗和罪恶。课后请同学们去收集一些有关抗日战争的音乐资料(曲谱、音像等),下节课在课堂上分组进行展示和交流。【板书设计】1.简单介绍一下作曲者的背景知识。2.教学过程中怎样设置与学生间的互动?

选项

答案

解析 1.
冼星海,我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素有“人民音乐家”之称,其创作作品中合唱作品最具代表性,除了本节课所提到的《黄河大合唱》之外,还有《九一八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牺盟大合唱》等作品。其他还有一些非常著名的代表作品有《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夜半歌声》《救国军歌》等等。
2.
由于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思考力,故而互动需要多以引导其思考,并且辨析曲子的内在为主进行展开,那么我在课堂上,便会结合欣赏的过程,随时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多思考问题,并且每位同学在其他同学的回答中,也能丰富自己关于音乐的认知层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503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