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周期、频率和转速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讲授时间

资格题库2022-08-02  117

问题 1.题目:周期、频率和转速2.内容:3.基本要求:(1)讲授时间10分钟;(2)有适当板书;(3)有师生互动;(4)讲清楚周期、频率和转速的关系。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圆周运动的周期、频率和转速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周期、频率和转速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加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圆周运动的周期、频率和转速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顺势题出问题:除了上节所学的内容外,还有哪些物理量可以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由此引出本课的内容——周期、频率和转速。
二、新课讲授
环节一:实物展示、学习新知
教师展示钟表等实物,并提出问题:这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有何特点?学生进行观察。
学生回答:这些物体一直重复做相同的运动。
教师总结讲解周期性运动,顺势引出周期,并讲解其符号、单位。
教师提问:同样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天,而公转却是一年,这表明什么?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地球自转比公转快。
教师总结周期可以描述匀速运动的快慢。
教师提问:物理课程中是如何描述周期性运动的快慢的?
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用频率描述周期性运动的快慢,教师补充频率的概念,符号与单位。
教师提问:频率如何表示快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提问:还可以用什么物理量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明确转速的概念、符号及单位。
教师总结:转速越大表示转动越快,转速越小表示转动越慢。
环节二:周期、频率和转速的关系
教师组织学生按物理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周期、频率和转速的关系,学生讨论后,分组进行汇报。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判断运动快慢需要转化为同一物理量,且需单位一致。
三、归纳总结.
学生分享本节课程的收获,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概括。
四、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资料,思考还有哪些物理量可以描述匀速圆周运动。
五、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503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