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中外史纲要上册《明朝至清朝中叶时期的科技》 2.内容: 3.基

资格题库2022-08-02  33

问题 1.题目:中外史纲要上册《明朝至清朝中叶时期的科技》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2)了解明清科技发展的成就;(3)分析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4)根据讲解的需要适当板书。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理解明清社会文化与社会转型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明清经济与文化》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明清经济与文化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不同类型的史料提出问题、设置问题,实证明清社会科技文化的特点;从科技文化角度理解明清社会经济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原因,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明清科技文化各领域的变化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教学难点:从世界发展趋势的角度认识明清科技文化与社会转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同学们~那些让人产生心理错觉的历史事件一一播放图片,教师叙述:瓦特比中国的李时珍生活的时间晚约两个世纪;彼得大帝与康熙皇帝处于同一个时空,用这些大家觉得不可思议的时间与人物关系,定位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由此引出今天的课程。
二、探究新知
环节一:明清科技成就
提问:请同学根据教材内容,对应分析明清科技发展的概况。
要求:把人物与著作成就进行罗列,并说出科技成就的特点。
明确:
(1)李时珍——《本草纲目》
(2)徐光启——《农政全书》
(3)宋应星——《天工开物》
(4)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
环节二:明清西学东渐
提问: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经常有交流碰撞。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海外,而西方科技也传入中国。请简要介绍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
明确:
(1)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2)西学东渐: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包括地球和各大洲、大洋等地理概念。
环节三:阻碍古代科技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因素
提问: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非常高,但大部分是总结性的,经验性的。没有成为近代科技。请分析阻碍古代科技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因素
明确:(1)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的肆虐,使人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科技人才短缺。
(4)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重要因素。
三、巩固练习
回顾本课,总结历史成就与教训。
提问:西方国家走向近代化,是几个世纪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多方面因素共同汇聚、成长的结果。彼时的中国,面临着世界之变的良好外部环境,社会内部经济和文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存在向近代化转型的内外部因素;可是制度、政策的落后、对传统的固守,最终将新的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
明确:明清转型机遇的错失,预示着中国社会正在滑向危机边缘。及至鸦片战争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中国经历了从“变亦变”到“不变亦变”的被迫转型的剧痛。历史不会重来,历史的教训必须铭记!
四、课堂小结
向学生询问:‘‘本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总结。从本节课明清科技发展的成就,思考深层次原因,宏观分析世界局势,认识到明清落后于世界的根源。
五、课后作业
收集资料,评选明清科技之星人物,请写500字左右的推荐理由。
六、板书设计: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98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