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胡适友人邀请其去政府机关任职的故事,并请同学们分别用文言文和白话文写拒绝的回信,之后比较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区别,进

免费题库2022-08-02  54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胡适友人邀请其去政府机关任职的故事,并请同学们分别用文言文和白话文写拒绝的回信,之后比较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区别,进而提出问题:白话文是何时兴起的?其兴起的背景和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进而顺利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主要主张有哪些? 学生回顾知识,并回答问题:为了反对袁世凯掀起的尊孔复古的逆流,改造国民性,救亡图存,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和科学,反对愚昧和专制,宣扬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教师进行评价之后,继续引导: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当时主要文体还是文言文,而文言文比较晦涩难懂,因此这些主张主要在一些知识分子中传播,影响还较小,如何让普通的人民群众也接受,扩大其影响范围呢? 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教师补充: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清算旧文化的思想革命,旧文学及其载体必然也要进行改造。于是在1917年,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文学革命。 (二)主要内容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提问:掀起文学革命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学生回答问题:陈独秀、胡适和鲁迅。 教师继续出示相关史料,引导学生根据史料总结三位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和主要主张。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胡适的代表作是《文学改良刍议》,他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学工具已经丧失了活力,中国文学要适应社会,就必须革新语体,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用新文学取代旧文学。同时指出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作无病之呻吟”。 陈独秀的代表作是《文学革命论》,不仅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还主张推到陈腐、雕琢、晦涩的旧文学,建立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从而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明。 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等白话文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把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化的形式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师出示相关材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进步性:(1)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冲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2)促使民众的觉醒,特别是知识青年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3)是一场的文化转型运动,推动了文化的平民化。 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作业:阅读文学革命时期的新文学作品。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 1.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参考答案】 (1)睁眼看世界: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开明地主阶级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抵抗列强侵略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通过编译西方资料、介绍西方历史地理、仿制西方战舰等活动,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冲破了闭关锁国的藩篱,为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奠定了基础,但他们以维护封建纲常为出发点。 (2)走出国门看世界: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通过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近代新式学堂和近代海军,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但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仿洋改制看世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但未能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有何相同点。 【参考答案】 (1)背景:都是因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统治产生矛盾,适应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 (2)内容:都提出和传播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主张和观点。 (3)性质: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都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做了准备。 (4)影响:都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都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97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