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盟友到对手》 一、面试考题 1题目:从盟友到对手 2.内容: 第二次

admin2022-08-02  23

问题 《从盟友到对手》一、面试考题1题目:从盟友到对手2.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了若干协议。这样,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一-雅尔塔体 系确立。它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也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继丘吉尔在美国发表演说后,1947年3月, 美国总统杜鲁i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职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从此开始。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2)设置至少两个有效提问。(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答辩题目1.请你谈谈冷战的影响?2.人们都说:“ 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和一 双欣赏的眼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史料,提问: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基辛格的言下之意意在说明什么?材料:几乎是某种自然定律,每一个世纪似乎总会出现一个有实力、有意志且有知识与道德动力,企图根据其本身的价值观来塑造整个国际体系的国家。——基辛格《大外交》学生回答:二战后,新的大国将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对国际规则进行调整,以维持霸权的基础。教师追问:二战期间美苏两国并肩协作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战后两国由盟友迅速转向欧对,这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后的世界格局将何去何从?美苏双方又是如何展开敌对的?顺势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背景教师展示图片,提问: 1945年2月,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克里木半岛雅尔塔举行首脑会议,这次会议的内容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结合图片及教材,回答:会议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了若干协议。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它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教师展示史料,提问:雅尔塔体系的实质和作用是什么?材料概括讲, 雅尔塔体系划定势力范围:在欧洲:西欧仍旧保留资本主义,东欧则为苏联势力范围和利益范围:德国由美英和苏联分区占领。在亚洲: 外蒙古为苏联的势力范围:中国的华北为美英的势力范围,中国的东北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库页岛南部和干岛群岛归苏联,日本本土为美国势力范围。——2000年第一期《历史研究》《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学生结合史料,回答:实质是美苏划分欧洲和远东的势力范围,表明美苏两国占据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为战后世界形成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打下了基础。(二)政治力量对比教师继续展示史料,请同学们以历史小组为单位,5分钟时间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力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谈谈你的理解?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教师追问:除此之外,美苏成为对手的原因还有哪些?学生结合教材,回答: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也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三)序幕及开始教师引导并提问:美苏间的敌对,我们通常称为美苏“冷战”,即除了直接交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的信号是由谁首先发起的?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材料,回答: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教师继续提问: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旨在呼吁美国与英国一起抵制苏联的扩张,遏制苏联的发展。为此,杜鲁门做出了怎样的回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交流回答: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教师补充: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从此开始。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教师请学生担任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复习本节课所学。2.作业:美苏冷战的表现有哪些?课下搜集资料,下节课交流分享。【板书设计】从盟友到对手(一)背景(二)政治力量对比西欧、日本、美国、苏联(三)序幕及开始1铁幕演说2杜鲁门主义【答辩题目】1.请你谈谈冷战的影响?2.人们都说:“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和一双欣赏的眼。”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选项

答案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97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