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讲题目:寡人之于国也? 2、详细内容: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

考试题库2022-08-02  52

问题 1、试讲题目:寡人之于国也?2、详细内容: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3、基本要求:(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大意;(2)通过关键句段理解孟子的政治理想;(3)教学过程中要有相应的板书,十分钟之内完成试讲。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
复习孟子的文章,学生列举并得出孟子文章说理性强的特点。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
1.字音:
王好(hào)战 弃甲(yè)兵而走 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
2.文言基础知识:
①通假字: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勿”或“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头发。
(三)深入研读
学生自读一遍课文,思考:
1.本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情?
2.课文分为几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
3.分小组讨论,思考问题:多数人不愿意往梁惠王处跑的原因是什么?
4.研习“如何使民加多?”
思考问题:孟子“使民加多”的措施分别有哪些?分几步走?每步具体怎么做?
(四)拓展延伸
思考:“民本”思想、“仁政”思想对现在的中国乃至世界有用吗?
(五)小结作业
引导学生总结本文所学
作业: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说说孔孟子之道及其儒家学说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
(六)板书设计: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86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