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摩擦力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讲授时间10分钟;

最全题库2022-08-02  33

问题 1.题目:摩擦力2.内容:3.基本要求:(1)讲授时间10分钟;(2)有适当板书;(3)有师生互动;(4)有联系实际的实例。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常见实例和实验,认识摩擦力;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摩擦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通过讨论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感受“转换”的科学方法,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操作的过程,感悟合作学习的乐趣;通过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养成严谨认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形成“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和用黑板擦擦黑板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感受摩擦力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木块和木板之间发生的各种运动,体验摩擦力的存在。指导学生动手实验:
1、不接触的运动
2、木块动,木板不动
3、木板动,木块不动
让学生体验摩擦力的存在,突显摩擦力产生时要有“相对运动”这一条件。
教师演示毛刷和木板之间的相对运动:毛刷动,木板不动;木板动,毛刷不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毛刷和木板之间有相对运动时,刷毛倾斜的方向,感知摩擦力的方向从而建立摩擦力的概念及摩擦力的方向。
活动二:测量滑动摩檫力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拉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提供一个弹簧测力计,能测量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吗,归纳方法:。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主要指导操作要点)收集相关小组的实验数据。教师进行总结。
活动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引导学生讨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分类与合并,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学生进行提出合理猜想。猜想: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
活动三:再次实验,验证猜想
提问学生影响摩擦力的可能因素,从而得出猜想。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设计验证实验,教师在旁补充指导,强调控制变量,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为压力大小、接粗面粗糙程度。
三、巩固练习
结合生活实例,说一说生活中存在的摩擦力,什么时候应该增加摩擦力,什么时候需要减少摩擦力。
四、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本节课的教与学内容和探究过程。
五、布置作业
找一找生活中主要依靠摩擦力才能起作用的物体,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80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