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复习比热容的概念,随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知道一种物质的比热容,再知道这种物质的质量和温度升高的度数,如何计算它吸收的热量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复习比热容的概念,随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知道一种物质的比热容,再知道这种物质的质量和温度升高的度数,如何计算它吸收的热量
练习题库
2022-08-02
111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复习比热容的概念,随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知道一种物质的比热容,再知道这种物质的质量和温度升高的度数,如何计算它吸收的热量?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吸热计算公式 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实际问题1: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这表示质量是1kg的铝块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计算: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引导学生从比热容的概念入手,进行小组合作和讨论,尝试解决这一问题。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得出解题思路:(1)由比热容定义可知,质量是2千克的铝块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2×0.88×103J;(2)质量是2千克的铝块温度升高70℃时吸收的热量就是70×2×0.88×103J。 接着,教师追问学生:如果以Q吸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代表物体的质量,t0和t分别是加热前后物体的温度,根据上面的计算过程,能否总结出一个物体吸热的一般公式? 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2.放热计算公式 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实际问题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g。它的温度降低到20℃,要放出多少热量?引导学生思考此题和问题1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得出结论:问题1是物质升温,求吸收的热量,问题2是物质降温,求放出的热量。 教师组织学生自主探究问题2的解决方法,并根据吸热公式写出物质降温时所放出热量的一般计算公式,并和吸热公式进行比较。 学生得出结论:
和吸热公式相比,放热公式是用初始温度减去末温度。 3.吸放热一般公式 教师提出问题:物质吸热或放热的多少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根据吸热、放热公式得出结论:物质吸热或放热的多少和物质的种类、质量以及温度的变化有关。此时教师顺势指出:如果用 表示温度变化,那么可不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物质吸热或放热的多少? 学生得出结论:物质吸热、放热的公式可以写成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出示例题: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升高到40℃时,吸收的热量是1.88×104J,该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 环节四:小结作业 老师提问学生这节课的收获。学生总结物质吸热、放热的计算公式。 作业布置:根据物质的比热容表,计算质量均为2kg的砂石和水,都吸收了7.36×104J的热量,那么它们升高的温度各是多少? 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7997.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教师资格面试初中物理题库教师资格面试分类
教师资格面试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面试
相关试题推荐
在撰写出版前言过程中,应注意( )。A.在写法上必须与图书的个性贴合 B.篇
再版不同于重印的地方,在于( )等。A.读者需求 B.图书质量 C.作者配
下列对于“三审制”的表述中,准确无误的有( )。A.三审环节中,任何两个环节的
根据《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稿件复审工作应由( )负责。A.具有责任编辑证书的人
确定选题计划的决定性环节是( )。A.信息处理 B.选题论证 C.选题策划
出版物质量的提高,首先取决于( )。A.信息采集的准确 B.选题的优化 C
选题计划的结构不包括( )。A.质量结构 B.效益结构 C.知识结构 D
出版社接到某自投稿,审读后决定采用。关于这一过程中编辑的选题策划工作,说法正确的
计算题:根据所给材料计算后回答问题。(须列出算式;每个问题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
社会监督机制是保障图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A.出版行业协会监
随机试题
TheKalinagotribe,ontheislandofDominica,isundersomehistoricpopula
1929年召开的强调红军必须服从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重要原则的会议是()A.八七会
多条件覆盖是一种逻辑覆盖,它的含义是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每个判定中条件的各种
人体必需氨基酸包括( )。A.色氨酸 B.赖氨酸 C.苯丙氨酸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后面有片风景 ①在角落里的风
在电影表现的技术层面,数字技术事实上已代替了同源成像技术,出现了由电脑生产影像所
(2016年真题)甲乙二人涉嫌猥亵儿童,甲被批准逮捕,乙被取保候审。案件起诉到法
可见光固化器手柄消毒选用A.酒精 B.碘伏 C.戊二醛 D.氯己定 E.
关于人力资源有效性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指数反映的是人力资源工作对
甲公司于2021年6月收到法院通知,被告知乙公司状告甲公司侵犯专利权,要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