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一、考题回顾 《四大洋》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
一、考题回顾 《四大洋》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
考试题库
2022-08-02
20
问题
一、考题回顾《四大洋》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向学生讲授人类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提出的问题:“地球的名字叫错了,地球不应该叫地球,应该叫水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宇航员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1.水球【教师活动】给学生展示从外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请学生思考在图片中我们主要看到什么颜色?【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最多的颜色是蓝色和黄色。【教师活动】进一步提问学生蓝色和黄色分别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蓝色是水,黄色是土地。【教师讲解】地球表层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仅占29%。概略地说,地球表层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因此地球也被称为“水球”。2.大洋分布【教师活动】教师展示世界地图,请学生四人为一小组,看图并找出地图中有几个大洋。【学生活动】学生将找出的结果展示交流。【教师讲解】地球上广大的水域被陆地分隔成相通的四个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教师活动】教师展示教材中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图片,请学生结合教材分析这两大洋的位置和特点。【学生活动】学生四人为一小组,结合图片和教材进行分析讨论,总结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他几乎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一半。位于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是世界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大西洋东西略窄,南北狭长,形状略呈“S”形,是世界第二大洋。【教师活动】继续展示教材中印度洋和北冰洋的图片,请学生结合教材分析这两大洋的位置和特点。【学生活动】学生四人为一小组,结合图片和教材进行分析讨论,总结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印度洋大部分地处热带,北部多海湾,南部水域开阔,形状略呈三角型。北冰洋绝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这里终年冰封。在四大洋中,它面积最小,平均水深最浅。环节三:巩固提高【教师活动】让同学们结合教材课后“各大洲几何轮廓图”,在图中填写各大洲的名称并填写四大洋的名称。【学生活动】学生在图中找出大洲和大洋位置,并在图中进行填写。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业:请学生课后探究,如果要从我国坐船出发到达英国,可以有几条不同的航线?这些航线分别经过哪些大洋?下节课展示探究结果。【答辩题目】1.简述地球上四大洋的相对位置。2.本课的教学中,你认为如何让学生更好的识记四大洋的位置?
选项
答案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7657.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教师资格面试初中地理题库教师资格面试分类
教师资格面试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面试
相关试题推荐
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生产过程包括( )等。A.选题策划 B.组稿 C.批量
计算题:根据所给材料计算后回答问题。(须列出算式;每个问题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
计算题:根据所给材料计算后回答问题。(须列出算式;每个问题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
计算题:根据所给材料计算后回答问题。(须列出算式;每个问题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
关于编辑工作,说法正确的有( )。A.它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 B.它对出版物
出版物精神产品生产阶段包括( )等环节。A.信息采集 B.批量复制 C.选
关于出版资源,说法错误的是( )。A.出版资源是出版产品形成过程中可以开发、利
将编辑工作作为出版工作中心环节的重要依据之一是()。A.编辑工作的前面有作者创
编辑工作之所以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主要是因为编辑工作( )等。A.决定着出版
出版社经营的决策过程包括( )等步骤。A.确定目标 B.收集数据 C.提出
随机试题
AboutWetlandsintheU.S.A.Peopleenjoyafamoussoup(SH
SchoolLunchA)Ryanmovedsilentlythroughthelunchlin
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
机械设备按使用范围可分为通用机械设备和专用机械设备,下列设备中属于专用机械设备的
根据证券法律制度规定,发行人按照法定程序,向投资者发行的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
下列选项属于“实则泻其子”治则的是A、肝旺泻胆 B、肝旺泻肺 C、肝旺泻肾
不属于收方时处方形式审查项目的是A:患者基本信息B:医师签名C:处方内容D
主变、高抗事故油池基础验收要求池壁采用()倒圆角工艺,表面光洁,横平竖直,颜色一
2018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文物机构10160个,比上年未增加229个。其中,文物
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数量表现而只能用文字、符号或代码表示的有( )。A.性别 B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