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第二十一集《到达西天》视频片段,并提出问题:玄奘到达的西天是哪里?他取的经书是哪个宗教的经

资格题库2022-08-02  49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第二十一集《到达西天》视频片段,并提出问题:玄奘到达的西天是哪里?他取的经书是哪个宗教的经典?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玄奘到达的西天是现在的印度,他取到的真经是佛家经典。教师接着阐述: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那么同学们知道其它两大宗教是什么?它们又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新课《世界三大宗教》。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1.佛教的创立 教师出示《西游记》电视剧中如来佛祖的截图,并提问学生:在《西游记》佛教的创始人是如来佛祖,被尊为“万佛之祖”。在历史上佛教的创始人是谁?何时创立?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指出: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隐修者。 教师出示材料,请学生结合材料与课本内容归纳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并思考佛教为什么宣扬“众生平等”? 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归纳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教师总结: (1)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有“四谛说”“十二因缘说”“众生平等”。“四谛说”主张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十二因缘说”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主张面对现实忍耐顺从,皈依佛法,积德行善。 (2)种姓制度使得当时印度社会矛盾尖锐,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都反对婆罗门的特权。佛教为了扩大影响力提出“众生平等”,受到下层民众的欢迎,信徒渐增。 2.佛教的传播 教师出示《佛教传播路线》示意图,请学生观看此图,同桌两人一组讨论思考问题:佛教向世界传播的路线有哪些? 学生观看图片,同桌间相互讨论并自由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佛教的流传大致有两个方向:一路向南传播至东南亚,这一路传播的佛教多为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注重伦理教诲,不拜偶像,提倡自我修行超度,现主要流行于印度南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另一路向北传至中亚,后又传至中国、日本与朝鲜。这一路传播的佛教多为大乘佛教。大乘佛教认为人们不仅可以自我超度,而且可以“普度众生”。 (二)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 1.基督教的产生 教师请学生简单讲述过圣诞节的经历,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是否知道圣诞节的由来? 学生回答:圣诞节是基督教的节日,纪念耶稣基督诞生的日子,耶稣就是基督教中的圣子,圣父即耶和华。 教师请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基督教是如何产生的?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基督教在1世纪时诞生于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一带。耶稣就是“救世主”。基本教义:人需要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基督教的教义经典是《圣经》。 2.基督教的演变与传播 教师出示材料并请学生归纳基督教的演变线索,建议学生用表格或年代尺形式梳理。 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梳理基督教的演变线索。教师请学生上台展示梳理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补充总结: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是受苦人的宗教;4世纪,基督教被奉为国教,大大促进了它的传播;中世纪,基督教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11世纪,基督教正式分裂为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天主教和东正教;16世纪,从德意志开始,西欧出现反对罗马教皇的宗教改革运动,形成新教。 (三)伊斯兰教的创立 教师将学生分成四组,并请学生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课本思考两个问题: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谁,它的教义与基督教有何相似之处? 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请两个小组分别展示两个问题的答案,另外两小组做补充。最后,教师在此基础上总结并出示参考答案。 产生背景:阿拉伯商业的破坏和经济的衰落、社会的阶级分化加剧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反抗斗争不断发生。阿拉伯贵族为了镇压群众的反抗,对外夺取商路,扩张领土,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统一国家。伊斯兰教的产生恰是社会经济变动和政治统一要求在思想与精神上的反映。 相似之处:它们都属于一神教;都信仰神是万能的,唯一的;都相信是上帝创造世界;都相信天堂与炼狱。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三大宗教的产生时间、创立地点、创始人、基本教义。 2.作业:教师请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节日与世界三大宗教相关,并课下查阅资料找到其中某个节日的宗教渊源,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 1.请简述早期佛教的主要教义。 【参考答案】 早期佛教的主要教义是“四谛”,即四个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是关于苦的真理,指出人生是多苦的。集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原因在于人有“欲爱”。灭谛是讲消灭苦因即为消灭“欲爱”。道谛是讲修道的途径和方法。 早期佛教还主张“众生平等”。佛教不承认神的主宰地位,把神、人和其他生物都列入“众生之列”,在人中四个种姓阶层都是平等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压迫的低级种姓要求平等的愿望,也为他们参与宗教生活提供了方便,比起婆罗门教禁止首陀罗参加宗教活动来说这是一种进步。但“众生平等”仅限于宗教领域,在世俗领域中,人实际上是不平等的。 2.小组讨论式课堂教学法需要注意的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因材施“论”: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感到似懂非懂的问题,课堂讨论的问题一次不宜太多,讨论的时间也不能太长且难易适中。 (2)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分组时,可以给本班学生按成绩、语言表达能力、性格、组织能力等方面排个队,然后再进行优化组合,并从中挑选一位性格较为开朗、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该组的组长,在实施讨论时给本组分配角色,组织讨论,做好讨论记录。 (3)组织性:教师在课堂中应深入每一个活动小组,引导他们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教师给组内每位成员落实相应的任务和要求,在讨论前除了有明确的分工外,还必须落实相应的讨论要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75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