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从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出发,引发学生思考,并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觉得生活中什么最重要?嗯,听到有人说是钱了,的

资格题库2022-08-02  159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从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出发,引发学生思考,并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觉得生活中什么最重要?嗯,听到有人说是钱了,的确现在人们张口闭口都在谈钱,利益至上,这是现在的社会风气。但是,在魏晋时期,国家政治比较复杂,部分文人志士就喜欢归隐,寄情于山水田园,虽然生活可能会比较潦倒,但思想是自由的,心情是舒畅的。你们能理解这种想法么?我看到有人摇头了,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文言文,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讲的就是这样一位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先生。
2.用PPT出示陶渊明相关知识如下。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请学生结合注释学习字词,自行理解文章大意。
2.请学生简述了五柳先生的哪些方面?
(讲了五柳先生的姓名、生活状况、兴趣爱好、思想志趣)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
教师将下列问题用PPT出示,请学生默读,然后教师点名回答。
1.“五柳先生”因何得名?
(因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故名曰“五柳先生”)
2.结合全文归纳:五柳先生有何爱好?他的生活状态又是怎样的?
(兴趣爱好:读书、喝酒、著文章;生活状态:家贫不能常买酒,屋不蔽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3.摘取文中反映五柳先生思想志趣的词句,并小组讨论这些词句分别表现了五柳先生的什么思想志趣?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隐士情怀;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
“好读书,不求甚解”——追求精神愉悦;
“性嗜酒,……期在必醉”——率真放达;
“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淡泊名利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自得其乐)
4.根据我们以上的分析,总结一下:五柳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
(是一位不慕名利,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安贫乐道的隐士。)
(四)小组讨论,拓展延伸
请学生小组讨论:本文语言上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如“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思路1: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以及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思路2: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
(五)小结作业
结合板书请学生集体简述本文的脉络及文言文内容,结束课文。情感升华:人不管挣多少钱,都要有内心的追求,并且真的去践行。只要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即使没有钱也会甘之若饴。
作业:请结合陶渊明的诗文《饮酒》和《归去来兮辞》,谈谈陶渊明的思想志趣与本文有何异同。下节课来讨论一下。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为什么将重要的语言知识点讲解放在第二课时?这样会不会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不会的。
一般人在接受新知识上,关注两个新的方面是最好的状态,再少会显得课容量不足,再多便违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规律。于是我的安排是第一课时,将重点放在人物上,通过第一课时对字词障碍的清理和人物形象分析的讲解,学生会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熟悉和认识;第二课时重点放在词汇和句式上,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字、词、句上的规则和语言现象都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从字词句来感受文章主旨内涵会非常困难。所以我们要在变化的项目中找到一个不变的,从不变的内容切入,学习变化的部分,这样才会减小学习难度。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语法现象不论多么不同,其所表达的内容却是一样的。于是对于文言知识的学习一定是要借助文意,从文意反推字词句的用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找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学生理解文言文语法现象。如此,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恰好为第二课时分析语言做了铺垫。
2.背一首陶渊明的诗?
【参考答案】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62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