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谜语导入,“霁后柳梢别有天”或者“娇女出游离东楼”,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解决

考试题库2022-08-02  30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谜语导入,“霁后柳梢别有天”或者“娇女出游离东楼”,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2.指名学生读课文,并思考,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明确:石拱桥的特点——中国石拱桥——桥梁事业的发展;逻辑顺序。 (三)深入研读 1.默读课文,说说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独特之处? 明确:历史悠久,多而广,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板书:历史悠久、多而广、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2.学习本文运用准确的语言。 (1)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明确:“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有记载”能否去掉? 明确:“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明确:“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4)通过以上句子,我们可以发现说明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准确、严密的特点。【板书:语言:准确、严密】3.小组讨论,本文运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多媒体出示表格: (四)拓展延伸 教师讲解茅以升“造桥是爱国,炸桥也是爱国”的小故事,提问学生为什么茅以升要这么做? (五)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作业:课下练笔,为本文中的中国石拱桥写一段导游词。 【板书设计】 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62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