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促进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策略。

练习题库2022-08-02  51

问题 试述促进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策略。

选项

答案

解析 促进教师和幼儿在教育活动中更好地相互作用的策略,就是让教师和幼儿有更多的、有效的相互影响和沟通的办法,就是让教师“教”得更有效、让幼儿“学”得更好的办法。这些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应当是在教育过程中一直起主导作用的一方。这一主导作用表现在,无论是直接“教”还是间接“教”,教师都始终控制着教育过程的方向,引导幼儿向着教育目标要求的方向发展。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幼儿是学习主体并不矛盾,教师的主导作用正是通过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引发和促进幼儿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体现出来的。
 (2)直接“教”时要注意的问题
 ①变单向的“教”为双向的交流。为改变教师单方面讲、幼儿只用耳朵听的单一模式,应使用启发式,多给幼儿发表意见、提问、师生讨论的时间;注意根据幼儿的反馈灵活地调整教育方法和自己的教育行为等等。由于集体上课的形式不容易创造足够的幼儿参与、师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因此必须多利用小组、个别活动,多利用一日生活环节中的大量机会,与幼儿相互接触、一对一交往。
 ②变单一的言语传授为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为改变偏重言语讲授,教师应当重视使用非言语的身体动作、表情等,如对幼儿点点头肯定、拍拍肩鼓励、微笑以示赞赏等;多使用简单有趣的直观教具和材料,教师具体形象地演示要和幼儿的动手操作相互配合,而不是教师做、幼儿看;导入多样化的教育活动,特别是多种游戏活动,让幼儿除听之外,能有操作、练习、模仿、实践的机会,通过看看、说说、做做、玩玩、消化、理解所学的间接知识,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直接经验。仅仅靠作业课上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
 ③重视情感效应。幼儿是否听教师的话,是否专心上课,教师对幼儿的情感态度是重要的因素。幼儿不喜欢某个老师,是决不会好好听这位老师讲什么的。幼儿如果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远远多于鼓励、表扬,其学习情绪、自尊和自信都会受到损害。
 ④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直接上课的方式往往集体进行,幼儿人数多,使教师顾及不到幼儿的个别差异,只能大一统地“教”。但是,幼儿极大的个别差异要求教师与每个个体有特殊的不同于他人的作用方式,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因此,必须改变过多地使用集体活动的形式,如让能力不同的幼儿分组或个别学习,允许他们用不同的时间完成同一学习,或给他们安排不同难度的任务;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设计多种活动,让幼儿能按自己喜好自主选择适合的活动等。
 ⑤重视随机地“教”。直接“教”的方式决不是只限于在正规的场合、在作业课上,灵活地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进行自然地、有针对性地“教”,往往更切合幼儿的实际,更容易个别教育。
 ⑥直接“教”和间接“教”相结合。直接“教”和间接“教”都各有利弊,而两者的优缺点恰恰可以互补,因此两种方式应当结合起来使用。另外,在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方式是在不断变化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不断地交替出现,有时甚至交织在一起。由于这两种学习的性质不同,教师只有把直接“教”与间接“教”两种方式结合使用,才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学习。
 (3)间接“教”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与直接“教”的方式相结合。鉴于间接控制方式的弱点,如果教师恰当地结合直接的言语传授,那么在提高幼儿知识的准确性、明确性、概括性等方面会具有明显的效果。
 ②正确的角色定位。在使用间接方式时,教师主要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只在必要时才直接给幼儿一些解决问题的提示,提供一些帮助等。在间接指导中,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专业修养是教师正确地把握自己角色的关键。另外,教师不能对幼儿放任自流,或者忽视全局,忘记了应担负的面向全体的任务,也是缺乏角色意识的表现。
 ③环境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间接控制方式是通过环境来实现教育功能的,如果环境不适合幼儿的需要的话,教育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从幼儿园现状来看,环境创设的年龄特征尚注意的不够。活动中满足幼儿个别差异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活动的形式、内容、材料的多样化,教师指导的个别化、个性化。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更要求教师精心地有针对性地提供材料、玩具,帮助他们建立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102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