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和案例2是“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节中关于“自然选择作用”的两个不同的教学

资格题库2022-08-02  46

问题 案例1和案例2是“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节中关于“自然选择作用”的两个不同的教学思路。案例1:①教师指导学生课前搜集生物进化的实例,课堂上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②教师首先展示“长颈鹿的进化”的实例,该案例分析暴露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即“用进废退”。在该实例中设置问题串,指导学生阅读材料,让学生总结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整理其中的疑问,进行组内以及组间的讨论,交流不同意见,达到深化认识的目的。其次展示“桦尺蠖”的实例,学生自主分析桦尺蠖变化的原因并归纳总结:变化的环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最后利用“斑马与猎豹”的实例,使学生归纳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③教师将一系列实例结论归纳起来,提出“自然选择学说”这一重要概念,并指导学生绘制概念图来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案例2:①教师通过媒体出示“冬天的雷鸟”“夏天的雷鸟”和“几种不同环境中的蛙”等具有保护色的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保护色的意义并提出问题: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②教师指导学生对保护色的形成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并实施计划。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拨、总结,对学生的推测结果给予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完成“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模拟实验”,使学生理解自然选择的作用。③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结果。这是自然环境对生物进行选择的一个方面。问题:(1)分析两个案例中关于“自然选择作用”的教学思路的特点。(10分)(2)案例1和案例2分别采用了什么具体的教学策略?(1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案例1的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展示一系列实例。第一个实例分析暴露学生的前科学概念,通过问题串的回答,学生初步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第二个实例突出“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强化学生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第三个实例深化学生对生物圈中多种生物共同进化的理解。这样的教学逻辑,让学生自己在矛盾中产生认识冲突,在冲突中学习经典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深化认识。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鼓励学生相互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案例2的教学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分析保护色的形成原因,进而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总结相关结论。使学生对保护色形成过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理解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教师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来获得新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态度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2)案例1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开展交流讨论,体现的是合作学习策略。通过一系列实例分析后,教师将结论归纳起来,提出“自然选择学说”这一重要概念,体现的是讲授教学原则。课堂的结尾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的概念图,通过概念图回顾整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体现的是概念图教学策略。
案例2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实验采用的是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对“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并实施计划,完成模拟实验的探究,体现的是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946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