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下面是陈老师设计的“大洲和大洋”一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海陆分布

资格题库2022-08-02  21

问题 材料:下面是陈老师设计的“大洲和大洋”一课的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海陆分布概况,理解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汪洋、海、海峡的概念(2)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在大脑中再现它们的位置(3)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像,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逐步的空间观念,利用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方式培养综合素质(1)举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课教学设计的亮点。(2)在本课结尾时,该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结课方式:“请学生在‘我爱你中国’的钢琴曲中,欣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片”请评述这种结课方式的优缺点。

选项

答案

解析 (1)①教学结构设计合理。分为两个部分“话”区域和“划”区域,先通过图片和生活经验直观感知区域,然后再学习如果划分区域,整个过程逻辑清晰。学习过程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②采用自主探究法教学。在学习中国的四大区域及其划分依据时候,摒弃了传统的讲授法,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区域,然后展示作品,并且对作品的划分依据进行解说,最后再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点拨和总结。采用探究法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用地理术语表达地理观点的能力。③采用直观法教学。在学习区域的有关概念的时候,先让学生通过“在信封上写邮政编码、打长途电话拨区号”的方式感知区域,然后通过呈现东北、海南、新疆等地区图片来感受区域的差异。④采用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在学习“划”区域的时候,没有直接把不同区域的名称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回忆八年级上册学习的中国地理的总论,根据不同的要素来划分区域,加深学生对区域理解,为后面学生动手“划”区域奠定基础。⑤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例如,填写邮政编码、呈现海南岛热带风光等,引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新课改理念。⑥符合构建开放地理课堂的理念。例如,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方式的利用较为开放。
(2)优点:结课形式新颖。摒弃了传统的老师总结的方式,呈现钢琴曲、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图片等,形式新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以升华。
缺点:①缺乏对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呈现一些零碎的图片,只是对知识简单的重复,学生无法深刻的理解、系统的掌握知识。
②没有切中本课重难点(区域的划分),与课堂教学内容重复(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片)。
③缺乏知识的运用,课堂不够开放。课堂的结束不代表地理学习的结束,应该利用结课环节,提出一些开放性、发散性的问题,把地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开放地理课堂,真正学以致用。
④反馈性不够。结课缺乏学生的发言和互动,老师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823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