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 目的要求:设计和制作不同组分的小生态瓶,尝试观察

admin2022-08-02  48

问题 材料: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目的要求:设计和制作不同组分的小生态瓶,尝试观察和分析封闭的微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稳定性。实验原理: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均能够达到一定的稳定状态。但是,由于生态系统复杂程度的不同,其稳定性也不相同,持续的时间也会不一样。根据不同小生态瓶中生物的变化情况.来探索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其复杂程度的关系。材料用具:显微镜.大广口瓶若干。山坡阳面树下腐殖土若干。操作过程:1.取土样少许置于表面皿中,用镊子将其摊开,观察并拣出其中的土壤动植物,记录其种类和数量.2.将该土样置于烧杯中,加少许水,充分搅拌经沉淀后,取一滴上清液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其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3.取该土样置于不同广口瓶中,改变其中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将广口瓶编号密封后,放在不同条件下。4.定期取广口瓶内土样观察,记录其中动植物及微生物的生存状况。讨论:1.设计表格,将记录结果填入其中。2.根据不同广口瓶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情况.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稳定性与各种因素的关系。根据材料回答:(1)根据实验的作用来看,本实验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实验(2)简要说明这种实验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3)概述这种实验教学方法的优点。

选项

答案

解析 【知识点】本题考查探究实验的相关知识。 【参考答案】
(1)本实验属于探究性实验。
(2)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目的要求,从生产生活中提出(或启发学生提出)有关的探究课题,生物学课程刚开始时应选一些观察容易、操作简单、结论明显的探究内容,以后逐步提高探究要求:
②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③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验,观察实验的过程、现象,而后记录数据;
④整理数据,得出结论:
⑤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通过实验结果和结论概括出生物学的概念、规律和定理。
(3)探究性试验教学的优点在于:探究性实验教学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学生是在亲自动手的实验过程中获取知识的.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巩固率。这种实验教学方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作用。这种实验教学还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情境,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动脑、动手状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对现象的观察,问题的探究,以及概念的形成,使知识的理解、结论的检验与思维的发展融为一体,非常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923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