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复习课中,教师做了如下的准备: 例如:如图1,AB=A

资格题库2022-08-02  44

问题 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复习课中,教师做了如下的准备:例如:如图1,AB=AC,E,F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证:△ABF≌△ACE。课堂设计是让学生利用SAS证明这个结论后进行下面的变式训练:(1)改变E,F在AB,AC上的位置,如果让上述结论仍然成立,需要满足什么条件?(2)在(1)成立的条件下连结BC,EF,让学生寻找全等三角形(记BF,CE的交点为O),让学生证明△BOE≌△COF,为以后学习ASA埋下伏笔(如图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按照教师的设计方向发展。当连结BC后,学生顺利地证明出△ABF≌△ACE及△BCE≌△CBF,教师要求学生仿照上面的方法,对图形稍作变化,编一道几何题。话音刚落,一名学生就举手发言:“把△ACE绕着A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如图3),原来的结论成立吗?”另外一名学生接着说:“作射线AO交BC边于点D,则射线AO平分∠BAC,请找出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如图4)。”学生的想法已经偏离了教师的预设,但还是围绕着三角形的判定及运用,于是教师顺水推舟,问:“谁能告诉大家为什么AO平分∠BAC?”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马上有学生回答:“因为△BCE≌△CBF,所以∠OCB=∠OBC,进而OB=OC,利用SAS有△ABO≌△ACO,从而有∠BAO=∠CAO。”另一位学生接着说:“可以用SSS来证明△ABO≌△ACO……”“老师,还能用SAS证明△AEO≌△AFO。”一节课就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了。问题:(1)对上述教学过程进行评价;(15分)(2)简要说明预设与生成的关系。(5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案例中的教学过程突破了教师的预设,将预设的“知识变式练习”变成了探究两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这样做让教师的预设落了空——没有完成知识运用的目标,不过师生却发现了知识之间新的联系,尤其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经验,会成为他们学习更为抽象、深刻和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基础。这就是课堂教学具有的生成性特征,它使得每一次教学都成为唯一,不可复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2)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为此,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772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