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Hans.Freudentha1)":认为人们在观察、认识

资格题库2022-08-02  35

问题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Hans.Freudentha1)":认为人们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从客观世界的对象及其关系中抽象并形成数学的概念、法则和定理,以及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构造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 (1)请举出一个实例,并简述其“数学化”的过程; (2)分析经历上述“数学化”过程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抽象概括”能力的作用。

选项

答案

解析 (1)实例:老鼠的繁殖率:假设老鼠每胎产鼠6只,其中3雌3雄,两胎之间间隔时间为40天,小鼠从出生到发育成熟需要120天。现假设在理想情况下(即不考虑死亡、周期变化、突发事件等),一对老鼠开始生育,估计一年后老鼠的总数将达多少只  
“数学化”:①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有关的数学模型,并对这些数学成分用图式法表示。②从图式法表示中,寻找并发现问题的有关关系和规律。③从所发现的关系中,建立相应的公式,以求得某种一般化的规律。④运用其他不同方法(数学模型)解决这一问题。
(2)经历上述“数学化”过程,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抽象概括”能力有以下作用:
①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通过设计与生活现实密切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当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有利于快速地发现问题。
②由“数学化”过程可以看出发现问题是直观的,容易引起学生想象的数学问题,进而提出问题。而这些数学问题中的数学背景是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景,而且与学生已经了解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关联,特别是要与学生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和那些学生已经具有的数学知识。
③通过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去学习数学,让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非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对于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明显增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755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