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往往具有高洁、超脱、坚韧的意味,某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含

练习题库2022-08-02  5

问题 “竹”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往往具有高洁、超脱、坚韧的意味,某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含有“竹”意象的诗词,下列不适合的是(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B.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D.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选项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B.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D.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意象的理解与了解。D项出自陆惠心的《咏松》,从字里行间“寒梅”可判断其生长时间是“冬季”,与竹不符;“傲雪凌霜”同样能够判断,所用的意象是“松”。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干要求,当选。

A项:出自王维的《竹里馆》,是写竹子的诗句。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出自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是写竹子的诗句。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出自郑板桥的《竹石》,是写竹子的诗句。与题干不符,排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736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