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材料为某教师对“乙烯的结构”知识的教学过程片断: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画出

考试题库2022-08-02  27

问题 以下材料为某教师对“乙烯的结构”知识的教学过程片断:【回顾旧知】引导学生画出乙烷的电子式和结构式;【提出问题】若将乙烷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强热发生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试写出这两种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其中一种气体是氢气。【学生活动】学生不难写出另一种气体的化学式是C2H4。【提出问题】C2H4是什么?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师生互动】首先,从分子组成上看,该气体分子(C2H4)与乙烷具有相同的碳原子,但少两个氢原子。随即展示乙烷的球棍模型。拿掉两个“氢原子”,问:剩余的两个键怎么办?追问:那么原来的碳氢键的角度会变化吗?接着,辅以Flash动画演示乙烷的立体模型转变为乙烯的平面模型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出乙烯的结构特征。反问:C2H4分子与乙烷分子的几何构型一样吗?两个碳原子间共用的电子对数目相同吗?碳碳键间键长、牢固程度相同吗?【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自主讨论。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该老师在教授本节课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2)材料中的教学过程符合化学新课程倡导的哪些学习特征?

选项

答案

解析 (1)材料中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和讲授法,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组织教学:
①谈话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师问生答的形式进行。材料中老师对于学生不理解的问题,采用层层提问的方式,说明该老师采用了谈话的教学方法。
②演示法是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学生通过观看模型、实物、借助多媒体等方式进行学习。材料中老师通过让学生看球棍模型和动画演示的方式认识乙烷和乙烯的结构,因此,该老师采用了演示的教学方法。
③讨论法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与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材料中老师通过动画演示之后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因此,该老师还采用了讨论的教学方法。
④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且其他各种方法在运用中常常要与讲授法结合。材料中老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因此,该教师采用了讲授的教学方法。
(2)材料中学生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符合化学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相对的是被动、机械和他主的学习。材料中学生并没有被动地接受灌输学习,而是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有自主性。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材料中在教师引导提示观看动画之后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共同完成并得出结果,因此有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对自主、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在探究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材料中学生遇到问题先自主探究,不会的,老师再进行引导,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过程,因此是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836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