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某教师《海底两万里》教学反思片段,按要求答题。 文学名著阅读,其核心当然在

练习题库2022-08-02  27

问题 阅读某教师《海底两万里》教学反思片段,按要求答题。文学名著阅读,其核心当然在于阅读,没有阅读,就没有对情节的了解和把握,就无法明确整部作品的脉络和主线,自然也就不可能对整部作品的主题、情感作出深刻的理解。八年级的学生,缺乏阅读的自觉性,而且也缺乏阅读的技巧方法,只是粗略阅读,图个“有意思”。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往往不会主动深入地探究文本,思考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也就是说,读完一本名著不容易,读懂一本名著就更难了。因此,在学生的文学名著阅读中,老师一定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在我原先的设计中,学生每天要阅读《海底两万里》两节内容,并对各节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名著最基本的情节。而在后续的设计中,我发现仅这样并不能促进学生对名著的深入理解。受其他老师启发,我安排学生在周末选择作品中最打动自己的三个情节来配画,并说明理由。对上述教学反思片段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配画的教学设计是为了有效地梳理全书的情节B.学生每天的文学名著阅读量必须有统一的要求C.名著阅读导读作业可以既有限定性又有选择性D.没有老师的指导,初中生就无法读完一本名著

选项 A.配画的教学设计是为了有效地梳理全书的情节
B.学生每天的文学名著阅读量必须有统一的要求
C.名著阅读导读作业可以既有限定性又有选择性
D.没有老师的指导,初中生就无法读完一本名著

答案 C

解析 A项,配画的教学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容。B项,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阅读量也就不同,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D项,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说他们没有老师的指导“无法读完一本名著”太过绝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728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