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导入及展开

练习题库2022-08-02  20

问题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导入及展开阶段进行评析(7分),并说明理由(8分)。【课题名称】《晴朗的一天》【教学对象】必修“音乐鉴赏”模块的学生【主要目标】乐于学习、了解与歌剧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受、体验歌剧音乐,融入歌剧情节,体会其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感悟、聆听、体验、应用的角度来鉴赏和理解《晴朗的一天》,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一)导入阶段教师出示蝴蝶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蝴蝶在每个人的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顺势导入本课歌剧《蝴蝶夫人》选段《晴朗的一天》。(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教师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歌剧,引导学生谈谈对歌剧的了解,并介绍歌剧相关知识。2.播放歌剧选段《晴朗的一天》视频片段,学生观看欣赏,教师为学生介绍作曲家普契尼的生平。3.再次播放歌剧选段《晴朗的一天》视频,请学生观看欣赏,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并进行说明。4.播放歌剧选段《晴朗的一天》,并提问: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音乐描述了怎样的场景?请学生仔细观察,对歌剧描述的场景和故事简单描述。5.教师领唱选段《晴朗的一天》,请学生跟唱。并在演唱之前提出问题:在音乐中能够感受到音乐的表现及带给我们的人物情绪,那这些情绪又是通过哪些方面或者形式传递给你的呢?请学生演唱结束后进行思考讨论,体会歌剧中随着人物心理变化而音乐情绪也在变化。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歌剧中的选段情节自行选择创编,并进行情景表演。(三)小结作业(略)

选项

答案

解析 这是一个相对优秀的案例。
(1)该教学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深化情感体验,突出音乐特点”的基本理念。音乐是听觉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同时也要关注音乐艺术的表现性和情感性特征。在导入阶段,教师利用蝴蝶标本引导学生观看,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及参与课堂的活跃度,以便更好地展开教学。在接下来的展开阶段,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展开教学,不会因为学习内容较难,引发学生的畏难情绪,也更容易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结合学生本身音乐知识的积累,讨论对于歌剧的了解,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更愿意参与接下来的学习。
(2)该教学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的基本理念。音乐课程各模块教学,通过聆听、歌唱、演奏、编创及综合艺术表演等多种实践活动得以实施。对音乐实践的突出强调,应贯穿全部音乐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在提升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能力的同时,增强艺术表现能力。在此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教师多次播放了歌剧选段视频,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歌剧选段,观看结束后,能通过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当学生对歌剧选段熟悉后,教师也引导学生参与歌剧选段旋律的学唱,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歌剧的理解与学习。最后还请学生对歌剧选段故事情节进行创编,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改进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涉猎较多,但是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不够明显,可加强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比如,在介绍作者普契尼时,可由学生自己根据搜集资料进行介绍,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节课布置作业中涉及“搜集资料”。《晴朗的一天》音区偏高,演唱难度较高,建议教师降调或采用其他音乐实践方式,如编创舞蹈,打击乐伴奏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713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