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不久,我就担任了初二(1)班的班主任。一天中午,一个学生急匆匆地跑来说,

免费题库2022-08-02  41

问题 大学毕业不久,我就担任了初二(1)班的班主任。一天中午,一个学生急匆匆地跑来说,“老师,小杨不知为什么事,正和2班的老师争吵,还骂老师了。”我赶紧过去问缘由,得知2班的卫生区有几片废纸,被学校的值日生扣了分,据说2班有学生看见小杨正好走过,就告诉王老师,认为纸是他扔的。于是王老师就找到小杨,并训斥了他。小杨不服气,就骂老师“瞎了眼”,结果惹恼了王老师。我当时也很生气:“小杨,就算你没扔,也要好好和王老师说明,怎么可以骂老师呢?”“他根本不听我说,劈头盖脸地训斥我……”见他如此冲动,我知道这时说什么都没有用,要等待时机。    机会终于来了,在学校举办的秋季运动会上,我充分发挥了小杨热爱体育的特长,引导他为班级参加的体育项目出谋划策,协助体育委员组织训练,鼓励他报了大家都不愿参加的3000米长跑。对此我对他提出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    运动会那天,小杨的3000米长跑得了冠军,成为班级最亮的一颗星,很多同学和他拥抱,给他送水、送毛巾,为他热烈鼓掌,使他感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会后我找他谈心:“小杨,运动会证明了你的实力,说明你是一个不甘落后的好学生,我相信你也会在其他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取得好成绩。”    “老师,你真的相信我吗?”“我当然相信你。”他的眼中闪烁出激动的光芒,突然说:“那么老师,你也相信那天的废纸不是我扔的吗?我敢对天发誓,真不是我扔的。”看到他委屈而又可笑的样子,我笑了:“我相信你,当时我就相信不是你干的!”“真的吗?”他很惊讶,也很高兴。“可你也有错,知道错在哪吗?”他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知道,老师,我会给王老师道歉的,您放心!”    此后,小杨同学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转变。    问题:    (1)案例中的“我”主要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8分)    (2)请结合案例加以分析论述。(1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案例中的“我”主要贯彻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2)①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材料中教师相信小杨并且尊重小杨,相信垃圾不是他扔的,并且没有强迫他承认乱扔垃圾,而是静待机会,加以教育,使小杨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②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材料中教师针对小杨热爱体育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为班级参加的体育项目出谋划策,协助体育委员组织训练,并鼓励他积极参加体育项目,帮助班级在运动会中取得了好成绩,提升了小杨的集体荣誉感,进而使其在其他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收到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③长善救失原则,也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材料中教师充分发挥小杨热爱体育的特长,使小杨通过运动会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并且在老师的表扬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提出去向王老师道歉,收到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1490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