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百分”是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语,在

资格题库2022-08-02  33

问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百分”是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语,在学校中,它是对学习者的最高评价。此外,它还是对人、对事物的完美评价。有的人为了获得“一百分”而夙兴夜寐;有的人却视“一百分”为草芥。有时,“一百分”可以成就一个人,有时,它也可以毁掉一个人……真可谓是,一个“一百分”,人生百味在其中。根据上面文字所引发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师要正确看待分数和人才
我们的国家是个考试大国,在目前体制之下对人才的选拔主要采用考试的方式进行,在没有找到比考试更合理公正的选拔方式的前提下,考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教师和学生眼中分数变得尤为重要。有的老师见学生取得高分,便认定这是努力的结果,对这样的学生赞赏有加。而分数低的学生,则被认为一无是处。
诚然,分数的取得必然与努力分不开,但如果单凭一次两次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是教育观和人才观上出现偏差的表现,况且,分数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一些成绩不好的人未必在其他方面没有成就。许多教师对教育的认识多多少少存在着看重功名的价值倾向,把受教育状况与争取功名、改善地位、增加收入等结果直接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的教育观念,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将影响未来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因此,教师要运用长远的目光,正确看待分数和人才的关系。
唯分数论终将成为教育之殇。魏永康,2岁识千字,4岁基本完成初中阶段课程,8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某重点大学,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可以说是一个“学霸”了,那考试分数自然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可就是这位学界“英雄”离开自己的母亲竟生活无法自理,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最终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这也让他失去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这样的天才,又有何用呢。神童魏永康受唯分数论祸害,最后光彩尽失,这便是唯分数论带来的恶果,更是教育之殇。摒弃唯分数论的错误理念才能真正挖掘出优秀人才。遥想当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自由开放,兼容并包”,那时的分数却并没有如今那么金贵。比如数学只得15分的钱钟书,数学只得0分的昊宓,以及冰心等偏科异常的人却被破格录取,当时这种事情稀疏平常。那些人再度深造,俨然成大家,很快在汉学界站稳了脚跟,成为一代国学大师。而如今,又有多少耳熟能详、举世公认的大师呢这便是英雄不问出处,成绩不能彰显一切。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这种“唯分数论英雄”的大背景下,更要守护心灵的明镜台,最重要的是思考如何提高孩子的综合素养。社会是多元的,社会对人才的选拔永远是残酷的,所有学生不可能都去上大学。关键是给学生注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1357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