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 简述 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第 18 号一所得税》规定的所得税

题库2022-08-02  14

问题 一、题目 简述 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第 18 号一所得税》规定的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程序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在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中,采用了资产负债观,要求企业根据未来期间经济利益流入、流出情况对相关资产、负债等进行确认与计量。采用资产负债观确认的收益比按照收入费用观确认的收益更为全面,对使用者也更加有用,因为它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提高预测价值。 请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问题:(一)关于所得税性质的收益分配观和费用观 (二)基于资产负债观的企业收益计算公式 (三)所得税会计核算的程序

选项 (一)关于所得税性质的收益分配观和费用观
(二)基于资产负债观的企业收益计算公式
(三)所得税会计核算的程序

答案

解析 (一)对于所得税的性质,国际上存在两种观点:收益分配观和费用观。
收益分配观认为:企业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金,与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一样,具有利润分配的性质,是企业的一项利润分配。区别仅在于分配的对象是国家政府而已,是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所得。
费用观则认为:企业向国家政府缴纳的各种税金与企业其他支出一样,均属于费用性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均将所得税作为费用处理,在计算净利润前扣除。
(二)资产负债观认为,企业的收益是期末比期初净资产的净增加额。用公式表示如下:
收益=(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资产-期初负债)
(三)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程序
(1)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2)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3)确定暂时性差异
(4)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额或转回额
(5)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
(6)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aiwukuaiji/22940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