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

admin2022-08-02  33

问题 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 38.6℃,P 112次/分,R 20次/分,BP 130/75mmHg。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实验室检查:血WBC 12.4×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00mmH2O,WBC 170×10^6/L,单核0.66,多核0.34,蛋白1.1g/L,糖4.2mmol/L,氯化物115mmol/L。最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  )。A.血清特异性IgM抗体B.脑脊液涂片找细菌C.脑脊液培养D.血培养E.结核菌素试验

选项 A.血清特异性IgM抗体
B.脑脊液涂片找细菌
C.脑脊液培养
D.血培养
E.结核菌素试验

答案 A

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头痛、恶心、呕吐、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等。可出现脑膜刺激征、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强直性瘫痪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增高,一般在(10~20)×10^9/L左右,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脑脊液:压力增高,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外观清亮,蛋白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白细胞增高,多在(50~500)×10^6/L;特异性IgM抗体测定:脑脊液中最早在病程第2天即可测得,血标本则在病程第3天出现。结核性脑膜炎:起病较慢,病程长,脑膜刺激征明显,脑实质病变较轻,常合并颅神经损害,脑脊液蛋白显著升高、葡萄糖降低、氯化物显著降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脊液浑浊米汤样。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查最有助于确诊流行性乙型脑炎。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816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