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医疗卫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Ⅰ呼吸衰竭最主要的机制是( )。A.肺内分流 B.肺弥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Ⅰ呼吸衰竭最主要的机制是( )。A.肺内分流 B.肺弥散
admin
2022-08-02
48
问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Ⅰ呼吸衰竭最主要的机制是( )。A.肺内分流B.肺弥散功能降低C.肺泡通气量下降D.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衡E.闭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选项
A.肺内分流
B.肺弥散功能降低
C.肺泡通气量下降
D.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衡
E.闭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答案
B
解析
B项,Ⅰ型呼吸衰竭只有低氧血症(PaO2<60mmHg),而无CO2潴留(PaCO2正常或降低),系因换气功能障碍所致。COPD晚期因肺泡及毛细血管大量丧失,弥散面积减少,可致换气功能有障碍而引发低氧血症。A项,肺内分流主要是成年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低氧血症的原因。C项,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常为肺栓塞的低氧血症的发病机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81175.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临床执业医师题库医师类分类
临床执业医师
医师类
相关试题推荐
造成纵隔移向健侧的疾病不包括 A.血胸 B.开放性气胸 C.张
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 A.急性喉炎 B.气管异物 C.支气管哮
下列哪种血气分析变化符合I型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最早期的症状是 A.烦躁,脉速 B.进行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措施最重要的是 A.应用利尿剂
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 A.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 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男性,35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査体:呼吸30次/分,呼气相延长,双肺哮
男性,72岁。夜间睡眠中突感心前区疼痛,持续半小时不缓解,继之出现呼吸困难,
男性,72岁。夜间睡眠中突感心前区疼痛,持续半小时不缓解,继之出现呼吸困难,
男性,72岁。夜间睡眠中突感心前区疼痛,持续半小时不缓解,继之出现呼吸困难,
随机试题
[originaltext] (1)(2)Thewomen’smarathonopensthefinaldayofcompetition
[originaltext]W:I’llgoandgetyouanothersoda.M:Anothersoda?Ihaven’te
下列国家或地区在16世纪都进行了宗教改革。其中仍坚持以天主教为国教的是()。A
(2013年)典型的销售与收款循环包括的业务活动()。A.处理客户订单
抽查应付账款有困难时,应作为审查重点的明细账包括()。A.长期未能结清的
具有显著抗组胺作用并被用作镇静药或者麻醉辅助药物的是A:氟奋乃静 B:异丙嗪
青年男性,76颊侧牙龈溃疡3个月,经两周抗感染治疗不愈。为明确诊断,应选用的检査
关于我国电信业改革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竞争机制最先在移动电话领域引入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
高科技应用在医学中所产生的伦理负效应主要表现为下列现象,但应除外的是A.诊治依赖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