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概述

admin2022-08-02  32

问题 小儿腹概述

选项

答案

解析 (一)概念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二)病因及临床表现1.感染性腹泻(1)肠道内感染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好发秋、冬季。多见6~24个月小儿。潜伏期1~3天。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及上呼吸道症状,呕吐先于腹泻,大便次数多达10次或更多,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无腥臭味。常伴有脱水、酸中毒。病程自限,3~8天。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其他病毒:如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2)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有产毒性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及黏附性大肠杆菌。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5~8月。潜伏期1~2天,大便次数较多,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镜检偶见白细胞。轻者迅速自愈,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出血性大肠杆菌性肠炎,可转成血便,伴有腹痛。镜检有红细胞无白细胞。侵袭性大肠杆菌,起病急,空肠弯曲菌:好发夏季,家畜和家禽是重要的传染源。由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经口传播。潜伏期2~11天,临床症状与痢疾相似。重症者可合并多系统损害。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好发冬、春季,以粪一口传染。临床与菌痢不易鉴别。全身症状重,易引起咽炎、颈淋巴结炎。病程1~3周。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好发6~9月,2岁以下小儿多见。易在新生儿室流行,年龄越小病情越重。潜伏期8~48小时,起病急,大便多样、易变。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和数量不等的红细胞。重症者可发生败血症,甚至休克、DIc。3)抗菌素诱发肠炎长期应用抗生素,免疫低下者,可致肠道菌群失调,使肠道耐药菌生长。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和真菌等。轻者仅腹泻数日,重者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是细菌侵袭肠壁和产生肠毒素所致。全身中毒症状重,甚至休克。大便有腥臭味,水样,黏液较多,少数为血便。大便常规有大量的脓细胞和成簇的革兰阳性球菌。假膜性肠炎:由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引起。除万古霉素和胃肠道外用氨基糖苷类外,其他抗生素均可诱发本病。也可见于外科术后。大便水样,可有假膜排出,少数血便。大便厌氧培养,组织培养法检测细胞毒素。真菌性肠炎: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常伴鹅口疮。大便泡沫较多,有黏液,可见豆腐渣样改变,偶见血便。大便镜检可见真菌孢子和假菌丝或做真菌培养。(2)肠道外感染在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及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病毒及病原菌的毒素作用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或同时引起肠道感染,发生腹泻。2.非感染性腹泻(1)生理因素  消化系统发育不良,胃酸和消化酸分泌较少,胃内灭菌能力弱;生长发育快,需求多,消化道负担重;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8IA均较低;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故易患肠道感染。(2)饮食因素  喂养不当,主要是人工喂养,喂养间隔,喂养量及喂养食物成分不适宜,均可导致喂养不耐受或过敏,发生腹泻。(3)气候因素  气候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环境温度过高,消化液分泌减少,因口渴而进食过多,增加消化道负担,导致腹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73310.html

最新回复(0)